(有片)專訪|孫東:香港創科發展需以自身所長 服務國家戰略

【點新聞報道】近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一行。孫東向夏寶龍匯報了香港創科及新型工業發展的最新情況,夏寶龍對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工作表現給予肯定和指導,點新聞記者近日專訪孫東,請他剖析北京之行的收穫。

「又見到你了!」孫東局長親切地和點新聞記者打了招呼。談及總體會面感受,孫東表示,見到夏主任後,對香港的創科發展更加有信心了!這個信心從何而來呢?孫東解釋稱,通過此次會面進一步明確了香港創科發展的定位、方向和路徑。孫東認為,「方向比速度還重要,如果方向錯了,走得越快,錯得越多。」

孫東表示,方向比速度還重要,如果方向錯了,走得越快,錯得越多。(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定位:對接國家戰略 要做國際研發中心

夏主任在會面時強調,香港創科發展要從實際出發,找準定位、看清方向,在此過程中,最重要是要與國家戰略對接。他提到,希望香港深化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企業的合作。孫東指出,香港的定位——對內,要與國家戰略對接;對外,力爭成為世界的創科研發中心。

孫東表示,在北京之行中,特區政府和科學技術部、國家網信辦等相關部門簽訂了重要文件,並在近日與廣東省、重慶市等內地多個省市簽訂了合作備忘錄。香港計劃將河套科技園區打造為世界級研發機構,在今年立秋時分,將頒布河套香港園區的發展規劃,園區將有60家企業機構入駐,其中24家是全新企業。同時,香港與內地的數據聯通也是發展的重點。

孫東表示,香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在國際合作方面,孫東強調,香港不會依賴與某單一國家的關係,而會放眼世界,尤其聚焦新興市場,比如說中東、東盟。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創科洪流中,香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讓香港成為世界的研發中心,基於香港固有的基礎科研優勢進行發展。孫東坦言,其實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希望成為國際研發中心,但未必有香港這樣得天獨厚的基礎科研條件。

那些落戶在香港的海外或內地企業,亦會優先選擇在港設立研發中心。孫東介紹,政府會開闢科學園、數碼港、元朗、將軍澳、大埔等區域的研發基地供進駐的企業使用,「政府2年間與超過100家企業洽談好了落戶香港的意向,提前完成了2022年特首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橫跨5年的KPI任務,這些企業主要涉及三大領域:生命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新材料。」孫東介紹。

「研發中心的建立只是一個好的開始」,孫東表示,隨着研發中心的建立,會催生獨角獸公司,在當地就能實現最直接的成果轉化,從而吸引更多人才和企業聚集,從而實現由上游帶動中遊和下游的發展。香港受制於土地和人力成本,或不得不將大規模生產擴展到其他地區,但關鍵的技術和知識產權將留在香港。如此一來,香港可以反過來助力國家構建全球的產業化體系,「其影響是極其深遠」,孫東點出了其中的深意。

方向:以「創新」推動新質生產力、新型工業化

定位清晰後,方向還需明確。會面中,夏寶龍表示,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核心要素,香港基礎科研實力雄厚,在創科發展上具有許多有利條件。

孫東提出,未來創科發展的方向就是要以「創新」來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且他認為。「以創科推動經濟轉型、擺脫固有發展模式」已成為香港社會面的共識,和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方針緊密貼合。

孫東表示,新質生產力是未來整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點新聞記者麥鈞傑攝)

「可否認為創新是1,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是後面的0?」孫東聽到記者的話,笑了笑答,「我只可以說,新質生產力是未來整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原動力就在科技創新,它會產生極大的爆發力,Open AI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創造了超過千億美元的產值,正是因為人工智能技術給世界各領域帶來了深刻影響」。

點新聞記者追問,應如何利用香港在基礎科研方面的優勢,來加快創新的步伐?

孫東說,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總結為「成果轉化激勵」和「加強投資」。在「產學研1+計劃」中,政府通過推出100億的成果轉化計劃,令正在上游從事科研的科學家知曉,自己研究成果的下一步,不缺用武之地;在投資方面,以往「政產學研」的綜合理念升華為「政產學研投」,以更有力的措施,完善創科領域的投資環境。

以關鍵領域所長 服務國家所需

大方向明確後,孫東提到,香港在幾個關鍵領域的節點上,是有優勢的,應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 比如在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方面,香港均具備基礎優勢,尤其在兩者的結合方向——以AI賦能生物科技,更成為河套園區未來的核心研究方向,有望產生世界級的前沿成果。

孫東透露,政府預計拿出60億元,資助大學建立生命健康研發院,且今年會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香港的人工智能雖然起步較晚,但由於基礎研究條件過硬,在全球五百強人工智能城市排名裏,香港排第11名,香港各大學的人工智能主題論文去年在全球的引用率排名世界第三。」

創科藍圖一脈相承

在採訪的末尾,孫東重述了香港的創科藍圖,並強調各環節之間一脈相承。

「一是完善創科生態圈,推進新興工業化。」

孫東透露,由工業專員葛明博士帶領的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成立了專門的委員會,負責收集業界意見,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實現「貼地」。

「二是豐富創科人才庫。」

孫東表示,引進人才不是「無根之木」,要把人才的引進和產業的發展充分結合起來。加入「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的企業可資助的人才數目由4個十倍增至40個,同時每個企業可以引進5名來自內地的技術人員,對接生產設施的運作與管理。

「三是推動數字經濟,建立智慧香港。」

孫東認為,數字經濟的基礎是實體經濟。建設數字政府的同時,要加強網絡安全維護。

孫東教授於2022年7月1日獲委任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即將時滿兩年。就這兩年的變化來說,孫東認為是個不錯的開局。「香港全社會,對於創科愈發形成共識,覺得香港應該做創科,如果不能適應新的發展潮流,迅速地轉變,香港就會被淘汰;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愈來愈多的人開始相信,香港或許在創科方面,真的能夠做出點事情來。」

彩蛋:「港產太空人」快將有好消息公布

探索浩瀚宇宙、翱翔星辰之間,是不少香港市民所追求的夢想。今時今日,上太空不再只是兒時的一個「白日夢」,中國航天當局2022年10月2日宣布,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太空人)」選拔,並首次在香港挑選「載荷專家」。

孫東在此次採訪時透露,報名時社會反響非常熱烈,共收到120份報名表,來自大學、科研機構、政府部門或公司,初選後留下了40人,複選後留下了十幾人。終選後,坊間猜測定選了一男一女。孫東表示,「對於太空人,香港有信心至少有一人入選,目前正在等待國家最後的安排。」

國家第四批預備太空人共選拔12-14人,包括7-8名航天駕駛員、3-4名航天飛行工程師,以及兩名載荷專家。所謂「載荷」,指的是一切航天器上的設備、科學儀器、實驗工具、貨物等,而載荷專家便是指負責管理上述設備儀器,在太空進行各項科學實驗和探測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等人員。

(點新聞記者周傾芫報道)

更多閱讀:

夏寶龍在京會見許正宇一行 冀吸引更多企業人才到港發展

孫東今訪問北京 將拜訪港澳辦科技部等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