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胡醫聊|心律不正會中風?心肌炎點處理?中大心臟科專家甄秉言講解心臟病方方面面
【點新聞報道】心臟病作為香港第四號殺手,每年有幾千人因此而死亡,《肥胡醫聊》今期請到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心腦血管醫學研究所主任 (臨床科學)甄秉言教授,給大家談一談心臟病的方方面面,了解下心律不正、心肌炎等疾病影響,靜脈曲張與心臟有何關係,以及突發心臟病可以如何處理及防範。
心律不正會引致中風 定期檢查很重要
心律不正是指任何不正常的心跳或心律。當人處於靜止狀態時,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鐘60至100次,心律保持穩定。當心跳過慢,例如每分鐘少於60次;或心跳過快,例如處於靜態時心跳每分鐘多於100次,便可能患上心律不正。甄秉言表示,最常見的病是心房顫動,患者出現不規則、極快的心跳,年紀越大患者的案例越多。根據早前篩查,如果65歲以上的病人,採納100個人數據,可能其中兩三個人都有心房顫動;年紀80歲以上,可能100個人中10個人有心房顫動。當人年紀越大,心臟開始老化,心臟便會開始有一些失調,是很常見的情況。
甄秉言指出,心房顫動會提高中風機會及加速心臟衰竭,心跳太快、心跳太亂不規則、心臟負荷不到亦可能引發其他疾病。如果本身患者心臟有些差,心律再亂的話會傷上加傷。對於心房顫動的病人,醫生會用薄血藥減低中風機會,可以有效減低六七成,但很多個案發現得太遲,醫生第一次發現患者心房顫動他已經出現中風,失了治療良機,所以當局有時會推動民間篩查,希望可以早些發現並治療潛在病人,預防中風。
心臟起搏器如緊急燈 協助增加心跳
心臟起搏器是由脈衝產生器、用來連接脈衝產生器和心臟的電極線所組成。心跳過慢通常是由病態竇房結綜合症或心臟房室傳導阻塞引致,患者通常為長者,心跳會時快時慢,心跳過快的情況會增加中風風險,可由藥物加以幫助,而心跳過慢時,則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目的是刺激心臟令心律回復正常,控制心跳不會慢過每分鐘60次。心律過慢可引致頭暈、暈厥、心臟衰竭,或在少數情況下引致心臟猝死。心臟起搏器作長期醫治心律過慢之用,若心跳持續過慢,甚至出現3秒以上的停頓情況,一般都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來調校正常心律。
甄秉言表示,「有時心臟慢了或心臟老化,也就是心臟『電線』開始壞,心跳開始慢到人會暈,起搏器可以保持心跳,不要讓心跳下降,維持心跳底線。」而心臟起搏器通常都會設一個安全底線,因為是預防性問題,不需要設得很高,不讓心跳下降,「好像緊急燈停電了就開,不需要它的時候就不用,心跳一跌,它即刻就會幫你增加心跳。」
心電圖究竟是什麼?心臟的電?
心電圖是用來檢測心律的常見檢測方式,透過在受測者身上黏貼電極貼片,心電圖儀器可以顯示出心臟的電位變化。甄秉言稱,心電圖是一種方便、快速的心臟檢測方法,基本的心臟資訊如心跳速度、心臟電位變化等,都能由心電圖結果得知。心電圖檢查不單可成為常規性體檢方式,亦可應用於手術前的心臟健康狀況評估、查看心律調節器的運作情形,或是了解某些心臟藥物的功效。
甄秉言解釋,心電圖可幫助醫生診斷不同的心臟問題,包括心跳不規律、心肌血流不規律、心肌肥大、突發性心肌梗塞等,能幫助患者在早期檢查出重大心臟疾病。病人來到醫院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心電圖,醫生在圖上可以即刻看到一些轉變,「因為心肌損壞令心臟表面電訊走勢有轉變,心電圖能看到很多。」
心肌炎不同年紀都有 多為輕症
心肌炎也稱為炎症性心肌病,是心臟肌肉組織發炎並引起組織壞死。炎症可能降低心臟泵血的能力,心肌炎症狀可表現為呼吸困難、胸口疼痛、運動能力降低、心律不正等,發病時長可從幾小時至幾個月不等。
心肌炎可能由許多疾病引起,包括病毒感染、影響心臟的毒素和藥物以及結節病等系統性疾病,但通常原因不明, 症狀有所不同,診斷方法是使用心電圖、肌鈣蛋白上升、心血管磁共振成像,有時候也會進行心臟活體組織切片。很重要的是需要先透過以超聲心動圖排除心臟瓣膜問題。
甄秉言指出,不同年紀都會有機會患上心肌炎,大部分的心肌炎個案都是輕微症狀,去到嚴重十分少見。通常情況下,治療輕症心肌炎,甄秉言稱病人只需要吃止痛藥便會康復,「好像感冒一樣,只是小事」,心肌炎消退後不會出現永久性併發症。
但是,嚴重的心肌炎會使心臟變弱,導致身體其他部位供血不足,心臟中可能形成血凝塊,引起卒中或心臟病發作。嚴重心肌炎併發症包括心搏停止或擴張型心肌病引發的心臟衰竭,最嚴重的病人心肌功能會急劇下降,甚至可能死亡。如果因不明原因出現胸部疼痛、心跳過快或氣短,需立即尋求緊急醫療救助。
突然心臟病發作點樣做?馬上去醫院!
甄秉言強調,大家若察覺心臟亂跳,眼前發黑、暈厥、喪失意識、冒冷汗、胸痛、喘,甚至出現中風的症狀,是非常嚴重的情況,必須盡快到急診室。「可能去了醫院後發現沒事,但如果真有事,立即去醫院處理會更及時,效果更好。」
坊間有傳聞心臟病發作可服用硝酸甘油(俗稱脷底丸),據衞生署資料,硝酸鹽是抗心絞痛藥物的其中一類,可以擴張血管,令心臟更容易將血液供應到身體各器官,及至心臟肌肉,其中硝酸甘油是一種短效的硝酸鹽類,適用於心絞痛發作。
對於服用脷底丸,甄秉言指出,該藥可短暫令到血管放鬆擴張,讓血液流過去,如果症狀很輕微,服用脷底丸放鬆血管是足夠的,但於那些突然間血管阻塞的病人,脷底丸作用不大。
什麼是靜脈曲張?會否影響心臟?
翻查資料顯示,人體的靜脈系統負責把血液帶回心臟,可分為深層及表層靜脈,深層靜脈在肌肉裏面,表層靜脈在皮膚以下,靜脈曲張是指表層的靜脈系統出現問題,動脈帶血去下肢,用靜脈去擋住血液回流,有些人長期站了太久,或者靜脈的壓力大了,長期慢慢就開始變形開始脹,腿形不好看,有時會引致發炎,最嚴重的可能導致血管阻塞。甄秉言表示,靜脈曲張不會影響心臟,因為病因完全不同,靜脈曲張並非因為血管粥樣硬化、血管阻塞等。
甄秉言稱,靜脈曲張比較容易發生在女性、久坐不動、有惡性腫瘤、懷孕、服用口服避孕藥或是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身上,一方面是體內凝血因子比較多,而又容易因為少運動、少喝水,導致血液更濃稠,下肢血液循環更不好。
靜脈曲張如何治療和預防?
甄秉言表示,靜脈曲張治療要視乎情況有多嚴重,多數患者是血管變形,但若情況嚴重都會感覺不適,足踝會漲痛、發炎等。甄秉言建議久坐的人一定要多喝水、每隔一段時間起來動一動,有必要的話也可以穿壓力襪,部分患者也可進行微創手術,閉合部分受影響靜脈,手術後脹痛感會減少,皮膚表面也有改善。
有些人乘搭長途車或飛機,起身後腳會麻痹,擔心會與心臟有關係。對此,甄秉言表示,長途旅行長時間坐導致腳麻痹不一定跟心臟有關係,但太久不動會可能出現靜脈栓塞。對於常聽到「糖尿腳」,其實不只是糖尿病的問題,也可能因為血管阻塞導致,血液循環在下肢受阻導致腳部腐爛,其處理方法與心臟一樣需要患者戒煙、減膽固醇,血管栓塞則用「通波仔」手術打通血管,例如患者腳不夠血,去到大拇指腐爛壞死的話,醫生會手術打通小腳趾血管等。
如何保持一顆健康心臟?心臟做過手術能否做運動?
「快樂能醫百病。」甄秉言表示,如果你悲傷緊張,對心臟是有負荷的,開心是有用的。還要戒煙千萬不要吸煙,據數據顯示,吸煙患心臟病概率高很多倍,還有中風、心臟血管疾病等,飲食也不要太鹹、太甜、太油。
此外,甄秉言稱,「見到很多時候,一個人熬夜熬很多天,然後心臟不好。」他表示,很難說熬夜跟心臟病有直接關係,但都一定有關係,睡眠很重要,一定要有充足睡眠。
破解心臟做完手術能否運動的迷思!甄秉言表示,「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好像心臟有事就不要做運動,其實這是錯的。」首先視乎本身心臟問題去到什麼程度,然後可以適量運動,「做到自己有些累,但又沒有太累,慢慢加強。」他指出,譬如心臟本來沒事,突然讓你跑步你都會很喘氣,但你跑得多體能就會進步,所以說不是一有心臟病就不讓做運動,而是要評估身體狀況調整運動量,而且長期運動,每一次都進步一些循序漸進,「如果能夠做得到的話,始終對心臟好,不是說心臟出了事就什麼都不做,其實是一個反效果。」
(攝製組:鄔茜、蘇婷、任青 撰文:陳風、鄔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