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進行時 智能微工廠成香港生產力新選擇
【點新聞報道】新質生產力是全國兩會期間的熱詞之一,現在它已成為推動國家、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特區高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近日的採訪中,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與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在接受點新聞等傳媒採訪時,介紹了智能微工廠(Microfactory)如何體現並推動香港的新質生產力,并通過實例說明了智能製造如何改變傳統行業格局,提升生產效率。
陳祖恒認為,創新、高質量及綠色是新質生產力的三個關鍵要素:「新」包括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新生產方法及新產業,可以從新勞動力、新勞動對象、新勞動工具及新型基礎設施等維度去理解;「質」則是高質量發展,產品品質要不斷提升競爭力,同時要發展高增值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陳祖恒指出了目前香港「寸土寸金」的情況,並提到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適合方法是「因地制宜」,例如發展智能微工廠。
智能微工廠指的是能夠在有限空間內最大化生產效益,應用高端智能技術,賦能新型製造模式。這樣的模式有着小批量、低庫存,能夠提升空間單位產值等特點,能夠提升生產彈性符合市場多樣化需求,同時減輕倉存堆積。
陳祖恒提到,智能微工廠的概念旨在通過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減少人力依賴,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若以紡織製衣業為例,傳統上,毛衣的織造需要多個步驟和大量人工,但現在通過新科技的應用,可以實現從紗線到成衣的全自動化生產。
「在觀塘的一間工廠,我們看到了這種變革的實際效果。」陳祖恒說,「原本每個工人只能管理一台機器,現在一個工人可以管理20到30台機器。」這不僅大幅減少了浪費,提高了質量,還使得生產更加靈活和快速。
畢堅文表示,他在美國看到的智能工廠運作也驗證了這一點。智能微工廠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減少庫存,降低成本。他特別提到,即使在小批量生產的情況下,由於減少了人力和庫存成本,智能工廠也能保持成本競爭力。
被問及香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與其他地方的區別時,陳祖恒強調香港在科研能力和供應鏈管理方面具優勢。他認為,香港在新興科技領域的角色日益重要,特別是在工業製造科技應用方面的研發。同時,香港與內地城市如東莞、佛山等地的緊密合作,會使得生產流程更加高效。
畢堅文還提到,生產力局正在籌備設立「新質生產力展館」,預料在兩個月後便會向公眾開放,屆時會有新型工業化在不同行業的成功案例展示。
生產力局長期以來一直以推動及發展「新型工業化」為核心重點,致力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提升生產力,成就發展「新質生產力」。過去10年間,該局協助業界在大灣區成功推動了超過1200個工業智能化項目,包括74條智能生產線將會或已經在香港落地,涵蓋各行各業,包括先進材料、生命健康,以及包括食品等傳統產業。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