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港人「春運式」北上的啟示

文/馮煒光

港人在復活節假期「春運式」北上是靖海侯君的提法。證諸3月29日復活節假期開始的港人外遊龐大人潮,其中逾百萬港人北上,更突顯靖海侯君這一提法的精闢。筆者自2023年港人北上消費潮開始,便深感港人用腳來打臉「黃絲」。「黃絲」在2019年時不是經常說香港追求的是所謂的什麼「普世」價值,有異於內地嗎?故此,2019年《逃犯條例》修訂時,「黃絲」在立法會裏應外合,歇斯底裏地反對該修訂,說「香港的『防火牆』沒有了」。然而港人由去年連綿不斷的北上消費潮,狠狠打臉「黃絲」。港人和內地同胞血濃於水、文化同源,北上消費性價比更高。這進一步證明2019年不明所以的香港年輕人,是被黎智英及其麾下的《蘋果日報》騙了。

靖海侯君更一針見血地指出:「港人北上」,人員以百萬級指數到內地度假,恰恰證明香港市民對正全面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地沒有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偏見,表達出在中國維護國家安全體系下,對個人自由和安全所具有的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到底是誰在怕23條立法?誰在抹黑23條立法?誰在捏造香港社會民意?「港人北上」也給出了一種答案。港人蜂擁北上,證明港人很適應內地的國家安全氛圍和法律制度。因為港人根本不會去干犯國家安全的罪行。港人心無罣礙,不論身處內地或香港,身正不怕影斜。

港人「春運式」北上,尤其去一河之隔的深圳,也給香港三大啟示:

1)香港業者要不斷求新求變,提供給消費者與眾不同的體驗。誠如靖海侯君所言:「世界在變,香港也有了新發展,香港不能老徜徉在原來的輝煌中止步不前,人們渴望香港產出更多的新故事,呈現更好的時代感。宣傳香港,應該更新話語體系;建設新香港,需要一套新的標識體系。」筆者經常說:香港被過去的成功束縛住,固步自封,香港各行各業都應不斷吸收新知識、新觀點、新創意、新手法,努力摸索新出路。

2)香港不要被別有用心的西方傳媒、海外「黃絲」的歪理邪說所左右。要沉得住氣,盱衡全局,認準方向,堅定地走下去。

我們不妨看看40年來深圳的經驗。深圳由一個毗鄰香港的小漁村,用40年時間締造出今天科技實力雄厚、逾千萬人口的現代化深圳,擁有騰訊、大疆、比亞迪、華為等一系列亮眼的品牌。筆者還記得1980年代中期,一份對內地滿懷敵意的雜誌以深圳故事作封面,標題是《拔針頭,廢武功——深圳奇跡不再》。當時的輿論環境不斷唱衰深圳,實質上是攻擊中央的特區政策。潛台詞是:「中國若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只能全盤西化。開設四個特區,不痛不癢地吸收西方經驗,是不會成功的。」那時還有論者把我國的改革開放說成是清末自強運動的翻版。這和今天香港飽受批評,天天被西方媒體及海外「黃絲」唱衰,任何失誤紕漏都被不斷誇大,其實是想攻擊我國,為大國博弈作馬前卒,何其相似。

當時深圳怎樣做呢?沉着氣,擼起袖子埋頭苦幹。深圳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解決。與此同時,在中央號召和引領下,特別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深圳以至全國,不斷進行改革,大力反腐,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商業繁榮,社會公平正義,質量提升,拆牆鬆綁,大膽改革,終於締結今天深圳逾千萬人口、科技實力雄厚、性價比不俗的大城市。內地整體面貌,也舊貌換新顏,煥然一新。

3)內地摸着石頭過河的改革經驗也啟迪香港。特區政府要拿出政治勇氣,有條不紊地啃改革的硬骨頭。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2年7月1日便提示本屆特區政府要「破除利益固化藩籬」。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2023年底也再次提出。靖海侯君也循此方向提出「是否應該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和深層次矛盾,讓社會活力在消費領域也蓬勃起來,釐清香港新的發展路徑」。

在美西方媒體因為政治原因大力抺黑,再加上逃到海外「黃絲」的大力「和唱」下,香港任何小紕漏、失誤、任何新現象,都會被放大。港人因性價比而北上,被胡說八道,邏輯混亂地說成是「軟對抗」。真的要對抗,又怎會蜂擁回去「黃絲」「畏懼」的內地呢?當然,「性價比」已清楚揭示香港確實要轉型,不能和內地城市「鬥平」,而是要走高增值,具特色的路。筆者深信只要香港發揮獨特優勢,善用大灣區的舞台,認清自身特色和定位,再大膽改革、大膽創新,香港一定能再創輝煌!

相關閱讀:

講真D|「北上消費」真的令香港「復活無望」?

講真D|復活節長假反顯本地消費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