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3萬元免稅額難與海南競爭
文/黎岩
春節黃金周八日期間,入境事務處初步錄得共約143.6萬旅客人次訪港,其中125.5萬內地旅客人次經各海陸空管制站訪港,平均每日內地旅客入境人次約15.7萬,較去年勞動節假期及國慶黃金周分別高25.3%及14.9%,也超越2018年同期日均人次。雖然內地訪客大幅增加,但零售餐飲業界卻苦歎旺丁並不旺財,有調查更指團客人均消費更低至300元。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上月底來港考察時也表示,中央惠港措施陸續有來。適逢全國兩會開幕之際,各路人馬建議,呼籲內地放寬離境免稅額至3萬元。看來,放寬免稅額好事將近。
2023年度,全年訪港旅客約3,400萬人次,當中內地旅客佔2,650萬人次,佔訪港旅客人次近八成。有關團體預期,2024年訪港旅客將恢復甚至超過疫情前的6515萬人次,若以目前近八成為內地客的情況計算,預計將有超過5000萬內地客光顧香港。受限於國家有關的出入境政策,旅客由香港入境內地時,在香港本地購買的個人自用物品僅限5,000元範圍內免稅,超過5000元將大幅加收關稅,以一件奢侈品包包為例,若「不幸」被海關逮住加稅,其價格已經貴過內地約一成。
香港長期以來號稱「購物天堂」,除去因為自由港的低稅率政策決定的包括黃金、鑽石在內的奢侈品價格大幅低於內地外,加之其良好的品質監管及服務質量,備受內地同胞推崇。然而,內地有關入境5000元的免稅額早已實行了28年,隨着通貨膨脹,以奢侈品LV包包為例,二十年前萬數元即可買到,現如今已經漲價至少三倍甚至更多,一件普通的LV包包隨時超過三數萬元。單就奢侈品的市場行情而言,顯然難以適應高消費高增值旅客的購物需求。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消費旅客並非沒有可能攜帶奢侈品蒙混過關,只要撕掉商品銷售標籤,裝點日用品,背跨在身上,也能蒙混過關,所以說,5000元的入境限額,在一定程度上並不能很好地執行。
但問題是,有關的限額,事實上也嚴重阻遏了旅客在本港的消費意欲,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香港商品價格的競爭力,削弱了香港市場的競爭力,不利於發揮香港推動「雙循環」發展的優勢。所以說,調整免稅額是與時俱進的客觀需求,建議提升內地旅客離港免稅購物額至3萬元也就自然而然提上議事日程。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本港潛在的強大市場競爭對手的海南島,將於明年底即2025年底實現全島全封閉管理,入島絕大多數貨品將實行零關稅,早已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商品種類擴大到45大類。這意味着,海南的奢侈品價格將大幅低於香港約三成,且中央特惠海南離境免稅額高達10萬元人民幣,最大問題是全年還不限個人購買總額次數,也就是說,若一個在北京上海經營奢侈品的商家,完全可以從海南批量拿貨,賺取足夠吸引的差價。若果等待明年底,內地高消費旅客已經形成了往海南島消費的慣性,屆時再試圖吸引內地回頭客,幾無可能。
所以有點危言聳聽地講,香港奢侈品市場真是危在旦夕。這個緊迫的現實問題,也非常客觀地擺放在社會各界面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以及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嚴剛、邵家輝等人近日就呼籲,中央在陸續推出惠港政策時,優先考慮放寬入境免稅限額,催谷本港旅遊業,帶動本港消費市場,擦亮香港購物天堂的金漆招牌。嚴剛議員並呼籲,在放寬西安、青島兩大城市自由行的基礎上,能夠積極考慮放寬更多的城市,爭取在未來三年內將自由行城市大幅放寬至內地100座大中型城市。當然,關鍵的是,香港要提升香港業界的服務意識,讓內地遊客來港旅遊能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而不是因為感受到不好的服務態度,導致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其實,工聯會早前就提出提升內地訪港旅客免稅購物額至每次3萬元,全年個人累計不超過20萬元的建議,一方面是為了更好發揮香港免稅港的購物天堂優勢,另一方面也是要滿足內地居民日益增長的消費能力和要求。
考慮到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以及內地旅客個人經濟實力的整體提高,特別是5000元免稅額自1996年以來迄未改變,而2023年內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2萬元人民幣,已經是1996年的約14倍,單以此個人收入大幅提高的數據來考慮,是否應該將免稅額放寬14倍至7萬元呢?
當然,中央在推出惠港政策時,在考慮香港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必然要考慮內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港人在相關問題上的考慮,更應該具有國家發展大局意識,要充分考慮國家整體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大幅放寬至7萬甚至與海南看齊10萬元,會否衝擊削弱內地的消費市場?影響內地的稅收等等?
一般預料,3萬元免稅額應該是一個理性的選擇,在不影響內地消費市場的前提下,能夠刺激催谷香港本地消費。但若考慮到內地高消費遊客來港或可能只是盯着幾個國際大品牌,單件大品牌價格多在5萬上下的市場行情,可否將心理預期值放在5萬元呢?為何一定要循序漸進,而不能一步到位呢?否則,3萬元的免稅額還是沒有足夠的競爭力,難與人工僅約香港三分一租金更只得香港五分之一的海南競爭,如果還是缺乏競爭力,再去被動爭取調整,能否扭轉已經成型的市場消費慣性,都將是一個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