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灣區|大灣區5年來成績單

【點新聞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即將滿五周年。五年來,大灣區飛躍式發展,每年都躍上一個新台階。在最新全國十強城市中,深圳和廣州兩個大灣區城市入列。大灣區這五年都有哪些閃光點?點新聞專門製作了「數說灣區」,帶你盤點大灣區五年來的亮麗成績單,快來睇下!

從經濟總量上看,大灣區由2018年的1萬多億美元增長至去年的約2萬億美元,這相當於以不到全國0.6%面積,創造了全國超過一成的GDP。

若以單獨經濟體論,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已超過加拿大、韓國、澳洲等發達經濟體,也是新加坡GDP的4倍。

按目前的發展速度推算,大灣區將很快超過目前位居全球第九大經濟體的意大利,並在一年後超越東京灣區,成為全球四大灣區之首。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這已是廣深港科技集群連續第四年獲此殊榮。

通關一年來,大量的港人北上探親、創業、工作、購物、消費和遊玩等。據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出入境人員達1.64億人次,日均達45.07萬人次,其中通關人數最多的是羅湖口岸和福田口岸。

中國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0月末,參與理財通的大灣區個人投資者6.29萬人,跨境匯劃金額86.58億元人民幣。理財通本月26日推出升級版「跨境理財通2.0」,進一步降低內地投資者准入門檻和大幅提高投資額度,以及擴闊兩地投資產品的範圍。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港人在深圳以非現金支付交易合計約3,552.5萬筆,金額達85.8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222.5%和70.5%,顯示跨境電子支付在北上港人中迅猛增長。
(點新聞記者裘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