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垃圾收費、「走塑」⋯⋯深水埗40年膠袋專營店的「最後時光」
如果真的開不下去怎麼辦?
——退休囉。
張先生笑笑,身體向後仰了一下,輕輕一聲嘆息。身旁貨物架上,堆滿了店內販售的主要商品:膠袋、塑膠餐具。這間在深水埗已經開設40幾年、專營膠袋及快餐用品批發零售的小店,在2024年,因為垃圾收費和管制即棄塑膠兩條法例的實施,面臨生存危機。
時間撥回40多年前,十多歲的張先生跟爸爸入行賣膠袋,從專賣膠袋開始,到後面賣快餐用品,兩代人努力經營,讓自家膠袋店在獅子山下站穩腳跟,見證香港經濟騰飛。雖然店面曾搬遷過,但一直服務深水埗街坊市民,接近半個世紀。
「最近做我們這行的,大家都在說好像『差不多要末日了』。」張先生說,垃圾收費對膠袋行業影響很大,因為之後扔垃圾需要用政府指定垃圾袋,「之前購物膠袋徵費,已經令零售膠袋少了,現在垃圾收費,(普通)垃圾袋不行,接下來『走塑』,快餐用品有很多限制,對我們全部做這類生意的來說,完全沒有了生存空間。」
政府原定4月1日實施垃圾收費,最終實施時間推遲到8月1日。實施垃圾收費後,扔垃圾需要用政府指定袋,市民可以在獲授權的零售點購買,包括超級市場、便利店、網上平台和藥房。張先生曾透過區議員向政府了解,自家專營膠袋的小店能否申請販售指定袋,得到的回覆卻是類似他們這種小商戶較難加入到獲授權的零售點中。
「為什麼藥房可以賣指定袋,我們賣了幾十年膠袋,但賣膠袋這個行業不能賣,我不明白。」張先生搖搖頭。
目前來張先生店舖買垃圾袋的主要是街坊市民,以及附近的商舖、酒樓、餐館,甚至老人院,銷售額約佔店舖總銷售額的三四成。垃圾收費成為城中熱話後,張先生明顯感覺到垃圾袋銷量下降。近期大廈業主立案法團來詢問,之後能不能找他訂購指定袋,「我都很老實地說,我們做不了,要他們直接跟政府訂。」
採訪的間隙,亦有市民來詢問購買指定垃圾袋事宜,張先生也只能一一向街坊說明,沒有出售指定垃圾袋。
張先生說,整個行業都面臨生存問題。4月一到,「走塑」法例實施,專營膠袋及快餐用品批發零售的小店差不多八九成的貨品都被限制,發泡膠餐具、飲管、膠碟等第一階段就禁售,膠杯及蓋等餘下的部分即棄塑膠餐具很快也會被禁。張先生有時和行家聊天,談起接下來的打算,「都年紀大了,唯有選擇或被逼選擇退休。」
垃圾收費也好,「走塑」也好,原意都是為了環保,為愛護地球出一分力。「扔少一點垃圾,少一點塑膠,我不反對。」,張先生困惑的是,賣膠袋本身不是違法行為,自己做了幾十年,在香港貢獻了幾十年,「沒理由突然一個政策出現,令不只我一個人,我整個行業受到這麽大的影響。」
「我覺得好像,是不是想少了我們這一部分呢?」張先生說到這,些許感傷。
張先生坐在椅子上,向後靠了靠,他也知道,人不能讓時代順應自己,人只能順應時代。環保,是為了可持續發展,是這個時代所提倡與強調的。張先生說,自己也很平常心,始終某些行業在時代中要被取代,都沒有辦法。
「正如膠袋這個行業,規模縮小了,某些條件好一點的,可以留下;條件沒那麼好的,就被篩走了。」
張先生的店內,還擺放着很多存貨,普通垃圾袋、購物膠袋、塑膠餐具⋯⋯這些原本是他出售的商品,在可預見的未來,其中不少可能會跳過「被使用」這個環節,直接成為回收物。垃圾袋不再能裝垃圾,還能裝什麼呢?「已經做好的垃圾袋,要找出路,找不到出路,唯有再融掉。」
「我相信絕大部分,一是直接送去堆填區,一是拿去塑膠回收。但你想一下,突然那麼大量的膠袋拿去做回收,他可能都處理不了。」張先生無奈道,「送去堆填區,也要我自己給錢。」
政府沒有給出處理存貨的建議,但法例在那裏,生效日期在那裏,這條線不可跨越。張先生說,生活在香港,自然會跟香港政府的法例做事。這間經歷兩代人創業、守業的小店,而今,可能面臨「退休」。「可惜肯定有,但也沒有辦法。」他也理解,沒有百分百讓所有人滿意的法例,不可能一百個人告訴政府一百種意見,政府都照辦,「只有跟大隊走。」
如果真的「退休」,張先生說,自己已經在這行做了四十多年,比照一般大公司,拿了「樂悠咭」的自己早已是退休年紀。但在手停口停的香港地,他或許會選擇出去做保安、司機,或者替工,省一點,也夠夫妻兩人過舒服一點的生活。
「如果政府能讓我繼續賣,我都會繼續努力。」張先生說,倘若政府考慮對這些做了幾十年的專營店批出特許經營牌,讓小店們能出售指定袋,繼續服務街坊,或許還能留住小小希望,看看能否繼續做下去。「如果真的都做不到,都沒辦法,都是要結束的。」
「我在這個區做了幾十年,有很多街坊光顧。」談及若「退休」真的到來,張先生說,「唯有無奈,和他們說聲,多謝這麼多年的支持。」
(點新聞記者報道/ 文:蘇婷;視頻攝製:Sunny、丁旻)
更多閱讀:
【議視聽】垃圾收費押後至8月 市民關心局長解答|嘉賓:謝展寰、劉國勳(第5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