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論道|財政預算案:正循環還是負循環?
文/導祖
受到疫情和經濟放緩的雙重衝擊,筆者所在的社區近期面臨着居民流失的問題,相應會所會員也出現減少,如何延續經營消除赤字成為經營者必須考慮的。本着「開源節流」的原則,應該是在絞盡腦汁之後,經營者決定提高會費,這是一個於「開源」而言看似順理成章的決定,雖然不少人覺得加幅過大(30%),也還是有鄰居表示理解接受。沒想到緊接着的第二招「節流」是削減了會所的餐飲服務,此舉讓大家瞠目結舌,感嘆簡單線性的思維模式導出的清奇思路:提高會費、削減服務和成本,會所因此可以盈利。顯而易見,沒有什麼人會接受這種「提高收費,但是削減服務」的安排,不少鄰居商量後取消了家庭非必要成員的會卡。這種價升量跌的結構從過往經驗看多數意味着總收入的下降,如果繼續按照清奇思路解決問題,則會是進一步提高會費和削減服務,最終的結局是關門大吉。很明顯,機械性地奉行「開源節流」,看似動了腦筋其實沒動腦筋、沒有推演的簡單線性思維模式,做出的決定將會導致經營的負向循環。
其實,換一種思路或許可能導致正向循環,據物管數據激活會員數只佔擁有會籍人數的25%,如果是降低收費而不是提高收費,或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入會,只要把降價比例控制好,會費收入很可能得到提升,更何況會員增加可以促進衍生收入包括餐飲服務收入的增加,也不用因此削減相關服務。可惜,沒有人願意給一意孤行的經營者提供意見,「Let it be」,他們也不是第一次做出這種導致負向循環的決定。猶記得疫情期間為了運輸子公司的盈利,經營者控制成本削減了交通班次,疫情後也沒有恢復,其結果或許保住了運輸公司的盈利,但是也使身為母公司的地產板塊的新盤銷售進度因為交通不便大打折扣,可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特區政府過往的財政預算案擬定中也曾經出現過導致「負向循環」的決策,就是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彼時一是將消費券這種福利性措施提高到刺激本港經濟的層面,殊不知對於一個主要供應端在外的經濟體而言,其惠及外部多於內部且沒有乘數效應,在財政支出因此大幅增加下帶出了另一個平衡性決策: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稅,後面造成的結果大家也都清楚(參見《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六):選人用人和公務員隊伍建設是改革成功基礎》)。因此,此次財政預算案筆者是不認同再大派福利的。現實情況確實難言樂觀,2023年的巨額財政赤字已經擺在眼前,賣地收入減少,經濟放緩疊加稅基人口減少,兩大稅源利得稅和薪俸稅面臨挑戰,而在支出上不論是基層福利、公屋建設還是創科支持的各方呼聲都是有增無減。運籌帷幄的財政司擴大收入之心可以理解,然而殷鑒不遠,筆者在此還是要誠摯建議此次決策真的要脫離開簡單線性思維模式,多做深層推演,考慮衍生後果,實現「正循環」而不是「負循環」。
以史為鏡,開創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的漢文帝是這樣實現正循環的:提倡「輕徭薄賦」,通過降低稅賦標準,減免田租,極大地促進了當時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因為藏富於民稅收減少,漢文帝本人力行節儉,而且大刀闊斧裁減冗員,從而為漢朝之後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回看本港,經常性財政支出約30%是用於公務員相關的薪酬和福利,而公務員人數佔勞動人口比率亦明顯高於新加坡和內地(參見《香港經濟結構改革研討(六):選人用人和公務員隊伍建設是改革成功基礎》),所以前期傳出部分拒絕宣誓公務員流失有工會認為服務受損時筆者並不認同,反倒覺得是一個契機促進特區政府上線電子政務系統。
最近中東的迪拜成為了本港金融人士的熱土,回顧迪拜成功的歷史,就是在雄厚的石油收入支持下實行簡單稅制包括免徵個人所得稅,從而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和資金,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並進而帶動地產旅遊的發展。這條發展路徑作為香港人我們似曾相識,曾經的經驗有助規劃在新時期怎麼做可以啟動正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