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港經濟具多元發展潛力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與香港經濟及商業策略研究所昨合辦第三屆「香港經濟前景展望」研討會。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香港是依賴貿易和金融投資的城市,未來何去何從是一個重要課題,建議實施「去風險,多元化組合」方式,尋求新的可能性,讓香港在包括經濟在內的多個領域變得更加獨特。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王于漸相信,在全球採取去風險化策略的發展下,香港未來繼續扮演連接內地及國際的重要角色。
Joseph Stiglitz表示,他在1967年首度造訪香港,56年來見證了許多驚人變化,所以至今仍對香港前景充滿信心。他強調,香港具備許多優勢都非常有價值。例如香港擁有多所採用英語教學的大學,這就是巨大優勢,在創新發展趨勢下,大學扮演重要角色,可思考如何擴展與知識相關的產業;另外,對於社會而言,醫療健康行業變得愈發關鍵,特區政府在這兩部分均有部署,而且起到更重要作用,相信可以降低香港經濟對金融的依賴。
王于漸:供應鏈管理具優勢
王于漸表示,香港作為全球貿易中心,具備管理環球供應鏈,把貨物運往世界各地的功能,相信可以在更具風險的環境下,重新配置環球供應鏈。他相信,在全球採取去風險化策略的發展下,香港將繼續扮演連接內地及國際的重要角色。
談及香港未來應採取的策略。王于漸稱,香港地價和房價非常高,關鍵在於如何調整,目前香港不乏公屋,至今已容納全港約一半居民,長期將有70%港人居住在公屋。他又表示,特區政府不能通過立法提升收入,只有通過增值的方式,才能增加收入,香港社會走向老齡化,大量吸引專才至關重要,希望在未來的財政預算案和施政報告有相應內容。
被問到香港發展創新中心的潛力時,投資推廣署初創企業主管陳幗貞表示,香港仍然高度依賴傳統行業,包括貿易中心、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及房地產等,但這些背景對於創新和科技的發展非常有利。她指出,不少初創企業可以從這些不同的行業中尋找商機,這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產業合作 推動成果商業化
陳幗貞認為,要建立一個成功的創新中心,需具備三大基本要素,包括市場進入、資金進入和人才進入。如果沒有這三個基本要素,根本無法建立一個創新中心。此外,她表示,大學在這方面非常重要,香港亦十分注重產業和大學之間的合作,因產業和大學的合作帶來的商業化成果是非常關鍵。
劍橋教授:法制穩定 港受外資青睞
劍橋大學運營和技術管理教授、劍橋大學中國管理中心聯合主任、前劍橋大學法官商學院院長及《Management Science》期刊總編輯Christoph H Loch在研討會上指出,儘管面臨多重不確定性,香港仍然非常成功,對於外資有巨大吸引力,穩定的法律體系有助吸引人才,未來仍有諸多機遇。
Christoph H Loch表示,他在深圳見到許多有潛力的企業,他們希望走向國際,這都是香港的機會。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透過視像電話認為,為應對通脹,市場由近乎零利率發展至息率高企,這是央行錯判形勢,盲目加息可能令問題惡化,面臨經濟硬着陸風險,特別是在缺乏財政空間,且經濟增長不及美國的國家。
Joseph Stiglitz指出,是次通脹主要由疫情、與戰爭有關的供應端受阻,以及需求側偏移引發,加息試圖抑制總需求,但需求一直低於供給。他預計,許多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將面臨債務危機,發達國家同樣存在金融市場混亂的可能性,如早前發生的美國硅谷銀行以及英國養老金爆煲風波。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