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略世界|中美關係不存在「宿命論」預判 陰晴圓缺取決於雙方戰略定位

文/張介嶺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舊金山舉行會晤,這是兩國元首繼2022年巴厘島會晤後舉行的首次面對面會晤,雙方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域性、方向性問題,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總體看,這次會晤積極、全面、富有建設性。

首先,兩國元首認可雙方團隊自巴厘島會晤以來討論確立中美關係指導原則所作的努力,強調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保持溝通、防止衝突、恪守《聯合國憲章》,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負責任地管控雙邊關係中的競爭因素。

第二,兩國元首同意推動和加強中美各領域的對話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開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同意明年早些時候進一步大幅增加航班;擴大教育、留學生、青年、文化、體育和工商界交流,等等。

第三,兩國元首強調,在當下關鍵十年中美加快努力應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性,歡迎兩國氣候特使近期開展的積極討論,包括2020年代國內減排行動,共同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COP28)成功,啟動中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以加快具體氣候行動。

顯然,在這次會晤中,雙方在芬太尼、人工智能和軍事對話等方面取得的進展體現了中方充分顧及了美方的關切。另一方面,中方闡明自身在台灣等一系列問題上有必須維護的利益、必須捍衛的原則、必須堅守的底線,希望美方能夠尊重中國的原則底線,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多溝通、多對話、多商量,冷靜處理分歧和意外,推動兩國關係朝着健康、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那麼,中美之間究竟能否做到「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其一,重塑中美關係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過去幾年,拜登政府對華採取的類似冷戰的行為越來越多,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和夥伴都希望華盛頓能夠負責任地處理美中關係,而不要一味揮舞大棒,尋求衝突。全球南方國家也不希望夾在中美之間左右為難,被迫選邊站隊,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為此,淡化冷戰思維和零和理念,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中美關係,不僅符合中美兩國的根本利益,也對解決當今世界最緊迫的全球性挑戰,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其二,不容否認,中美之間存在着廣泛的共同利益。儘管華盛頓喜歡用「競爭」字眼來界定中美關係,但除此之外,中美之間可以相互成就的事項很多。這次兩國元首會晤探討了各個領域的對話合作,在政治外交、人文交流、全球治理、軍事安全等領域達成了20多項共識,充分說明互利共贏已成為中美關係的本質特徵。

過去40年,中美經濟深度融合。經濟歷史學家尼爾·弗格森還創造了「中美國」(Chimerica)一詞來描述兩國之間的「共生經濟關係」。在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況下,如果非要強行拆開,對彼此都將是災難性的,也會給世界帶來不穩定。也正是基於這一現實,美方將與中國經濟的「脫鈎」表述改成了「去風險」。

其實,所謂「去風險」,也就是換了套馬甲而已,只是更為理性,在符合美國利益的領域不尋求「脫鈎」,有悖美國利益的領域則尋求「脫鈎」。受這種心態驅使,美方在出口管制、投資審查、單邊制裁方面不斷採取針對中國的舉措,嚴重損害中方正當利益。此類問題若遲遲得不到解決,中美很難維持健康的經濟關係。為此,美方亟需取消單邊制裁,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這是確保中美關係持續「穩下來、好起來」的重要前提。

第三,「不畏浮雲遮望眼」。中美元首面對面會晤有助於減少資訊傳遞中間環節產生的遞減現象和失真可能性,對防止戰略意圖誤解誤判至關重要。另一方面,中美關係不可能一夜之間風和日麗,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無論如何,要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還有很多艱苦的工作要做,中間環節同樣重要。社會各界,政商產學研,對中美關係前景的預判,不能墮入「道不同」必然引發大國對抗的歷史悲觀主義迷思中不能自拔。

「緣由天定,事在人為」。毋庸置疑,中美關係不存在一定向好,或必然轉壞的「宿命論」預判,其陰晴圓缺完全取決於雙方的戰略定位。必須看到,在當前形勢下,兩國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更多了。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麻煩也離不開中美兩大國相向而行,有效合作。「選擇決定命運」,你若光明,中美關係便不會黑暗。

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為改善和發展兩國關係校正了方向,成為穩定兩國關係的新起點。只要雙方能夠「共樹認知、共管分歧、共推合作、共擔責任、共促人文」,中美關係這艘巨輪就能從舊金山再出發,避開暗礁淺灘、穿越狂風巨浪,不偏航、不失速、不碰撞,為亞太和世界繁榮注入新動能,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相關閱讀:

(有片)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

(有片)習近平: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 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

習近平:首先要回答的是,中美到底是對手,還是夥伴

2023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舊金山宣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