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劏房劏了港人的尊嚴

文/黎岩

網上近日流傳一張白鴿媽媽在扶手電梯上下蛋的有趣圖片,更有搞笑網民配合如今巴以硝煙再起的國際形勢,形容小鴿蛋生於「動盪時局」,「可能亂世會出英雄鳥」,將來「注定是個不平凡的鳥人」。相中見到鴿子懷疑在電梯梯級上下了一隻蛋,舉止失措間側頭斜眼露出尷尬不好意思的神態。於是乎就有網民有感而發:牠的鳥窩(家)在哪裏?

特首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到,將成立工作組為劏房訂立標準,落手解決久為社會詬病的劏房問題。李家超在出席電台聯播節目《行政長官施政答問》時表示,「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目標用10個月研究取締劣質劏房。雖然大部分劏房環境不理想,但小部分不算劣質,有關的住戶更可能本身是業主,只是圖交通方便而居住劏房。他形容,劏房並不只是居住問題還是產業問題。政府訂立標準後可確保劏房合理營運及設准入門檻。在控制供應的同時,隨着公屋供應逐漸增加,相信劏房需求會減少,市場才有望減少劏房供應。

專責房屋發展的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則在記者會強調,為劏房訂立最低標準後,會就全港劏房情況進行凍結登記,以取締「劣質劏房」,惟有關工作須有序進行,過程中亦要確保有過渡及後續安排,以免出現住戶無家可歸的情況。「未來可能需要制訂新法例,令政府有權力取締不符合標準的劏房,而訂立的標準要合理,標準不能太低,但標準太高亦無現實意義。而為了知道全香港有多少不符標準的劏房單位,可能需要進行凍結登記。」

在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2021年7月16日於全國港澳研究會研討會上,向香港管治者提出「告別劏房」的明確要求的兩年之後,特區政府終於意識到有關問題的緊迫性,並能夠正視劏房問題,繼而提出整治劏房。當然,正如黃偉綸昨日所言,「劏房問題不是一個可以一蹴即就,立刻處理到的短期事宜,需要時間,亦需要社會各界的共識和大家的支持。」不論如何,關鍵是要邁開第一步,有了這鄭重其事的第一步,才能讓各界看到政府管治並最終達致告別劏房的施政決心。解決劏房,一定要打破「何不食肉糜」的思維誤區,只有破釜沉舟式的履職擔當,才能大刀闊斧地解決這一社會沉疴。

住房難、上樓難是本港草根階層的哀歌,蝸居劏房更是基層市民的悲歌。不少基層瑟縮在數十呎劏房多年,仍未能編配上公屋,更有劏房人士屈坐馬桶蓋吃飯,亦有活潑天真的小朋友只能爬在碌架床上寫功課,或許這樣的報道這樣的畫面太多太多,以至於港人已經習以為常更加麻木不仁了。而不少外地人提及香港,都替蝸居斗室的港人不值。更多的香港人每每以難以轉身的斗室而難以抬起頭挺起胸,劏房確實劏掉了港人的尊嚴且還在持續吞噬着港人的自尊與尊嚴。香港文匯報今日報道的一組數據,或許更應讓各界正視劏房問題。有關數據顯示,新加坡法定人均住房面積36平方米,台灣地區13平方米,韓國14平方米,日本25平方米,而香港2016年的劏房人均面積為5.3平方米,2021年人均6平方米(相當於半個車位)。近日熱炒的生育率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住房問題。年輕人連談情說愛的地方都欠奉,又怎麼會考慮生孩子?難道像前面提及的鴿子,把蛋隨意下在馬路上?

領導「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的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昨日表示,未來10個月亦會與不同持份者互動,廣納社會的意見,並會為劏房居住環境設定最低標準,例如樓宇安全、消防和衞生要求、居住面積等,並針對不合乎最低標準的劏房設定取締方法。工作組首要目標是取締劣質劏房,何謂劣質?當然是面積細小,蟑螂、老鼠橫行的老舊破劏房。當然,香港是個法治社會,就算是劏房也是業主的私有財產,要取締有關單位,須有法例上的支援。因此,長遠而言,須考慮立法規管。

限制並最終取締劏房,最為關鍵的還在於大幅增加公營房屋的供應量,盡量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特首李家超上任時曾表明力爭將公屋輪候時間由6年縮短至4.5年,這當然取決於公屋供應量。新一份施政報告指,預料未來10年公營房屋建屋量為41萬個單位。房屋局昨日公布未來五年公營房屋預測建屋量,房委會和房協合共可提供14.1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但值得注意的是,2027/28年度的居屋中,有兩個項目延期或「無影」,東涌第23區項目改為公屋/綠置居,令該年度可落成的居屋大減近三成,供應減少約2,600伙,跌幅達28%。若果維持這樣的跌幅,又如何能保障輪候時間持續下降呢?

總而言之,房屋問題是民生民心工程中的重中之重,當然也是難中之難,新一屆政府奉行「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俱歡顏。」寒士俱歡顏就是社會期待的施政結果。期望每一位港人,特別是童心滿滿的少兒,能夠有尊嚴地、快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有自信自尊地學習成長,才能愛這個家園,才能安居樂業。為了香港的下一代,為了香港的未來,為政者應該讓「告別劏房」不再是設想空想。

相關閱讀:

講真D|取締劣質劏房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