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研發人工智能GeoAI平台 提供實時及預測蚊患報告
【點新聞報道】蚊蟲容易傳播疾病,部分更可致命。有見及此,嶺南大學(嶺大)科學教研組研發一套地理空間人工智能(GeoAI)平台,結合GeoAI技術、物聯網平台及地理資訊,生成「蚊患風險指數」及「蚊患風險地圖」,向市民大眾報告地區性實時蚊患,以大數據分析協助本港預測蚊患及控制蚊媒疾病。
嶺大研發的地理空間人工智能系統「GeoAI雲端分析平台」,透過分析嶺大設置於本港16個地區的智能滅蚊燈系統所提供的蚊蟲數量和氣象數據,再加上環境數據(如該區的植物及水源位置等)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的誘蚊器指數,生成了「蚊患風險指數」及「蚊患風險地圖」。市民可透過瀏覽嶺大的蚊患風險平台,以取得各區實時及預測的蚊患情況,從而能避開蚊患嚴重的地區。
負責該項目的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王沛欣教授指出,現時食環署雖有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但因收集過程繁複,故此只能於收集數據後兩星期至一個月內公布,未能提供實時數據予市民參考,故此嶺大的「GeoAI雲端分析平台」能互補不足,收集更多不同的數據以提供實時及預測報告。
王沛欣又指,智能系統根據滅蚊燈及氣象報告等而收集數據,但市民親身的經驗亦相當重要,故此該網站設立了通報機制,收集市民大眾被蚊蟲叮咬的個案:「因為被蚊蟲叮咬的個案及市民的目測是最真實的情況,再配合地理空間人工智能技術,才能更準確得知蚊患嚴重的地區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