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提升生育率 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文/金麟

這兩天,一則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那就是政府將出台措施谷生育,應對本港少子化趨勢。消息稱,政府正研究向每名新生嬰兒派發2萬元「迎生錢」的可行性。同時,政府計劃增加幼兒照顧服務、學前兒童託管服務及「社區保姆」服務獎勵金等等,提升港人的生育意願。

消息受關注的背後,是本港生育率面臨的嚴峻形勢。2022年,香港的生育率僅為0.7,作為一個城市,比目前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韓國還要再低0.08。點新聞梳理發現,近年來,本港新生嬰兒數目劇減,2019年本港有5.2萬名嬰兒誕生,但到2022年僅有3.25萬名嬰兒誕生,連續3年錄得雙位數跌幅,並創1960年以來新低。

那麼港人為何不愛生孩子呢?政府統計處分析生育率下跌的原因,認為和女性遲婚、單身情況增加、傾向只生育少數嬰兒、婚後3年內「活產」(live births)的比率減少、離婚率上升等因素有關。

有機構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年輕人給出的答案主要集中在生活成本高、居住成本高、教育醫療成本高、居住面積小、雙職家庭沒有精力帶孩子等等。另外,生育對女性職業生涯的影響也被認為是影響女性生育意願的指標。

香港生活成本之高在全球排名數一數二,不僅如此,新生嬰兒家庭要應付購買奶粉尿片、陪月員等開支,還有嬰兒的教育、醫療等開支,生活成本高,財政壓力大,確實會影響生育意願。政府一次過提供兩萬元津貼,有助減輕部分家庭的育兒壓力。但也有立法會議員直言,並非一次性津貼就能推動夫婦生育,若津貼金額達2萬元亦不算多,期望政府不要為育兒津貼設置門檻。

而對香港的準爸媽來說,住房問題始終是重中之重。民建聯早前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住屋是影響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香港「住得貴、住得細、住得迫」,有結婚後的男女仍要與父母同住在狹小的空間內;全港有超過21萬人住在劏房,當中以女性較多,這種情況下談何生育呢?可見,提升生育率牽一髮而動全身,和本港目前需要解決的土地房屋等問題亦緊密相關。

鼓勵生育,還需要政府推出更多長期措施,支援家庭照顧嬰兒,如實施更多鼓勵生育的政策,包括增加託兒及幼兒照顧服務、新生嬰兒津貼、增建房屋、增加資助輔助生育醫療等等。如北歐國家為了應對低生育率可能帶來的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就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家庭和鼓勵生育的政策,亦收到了較好的成效。過去50年,北歐各國的生育率一直維持在1.7-1.8之間,高於歐洲國家平均水準。

不僅如此,香港還需要建立更為友善的生育環境,不僅政府要行動,社會層面和企業也需要行動起來。筆者在某商場食肆就餐時,發現有媽媽在食肆的餐桌上給孩子換尿片,原因是找不到育嬰室。本港的育嬰室及哺乳室是否足夠?指引是否清晰?值得社會層面去檢視並解決。

而對於公司或企業來說,推行家庭友善政策也至關重要。有研究顯示,現時有近七成半的香港年輕家庭為「雙職家庭」,加上工作時間長,以致大部分雙職家長都難以抽時間撫養或陪伴子女。若僱主可以與僱員訂立靈活工作安排,給予額外假期,如增加僱員的有薪產假及侍產假、給予哺乳婦女彈性工作時間、自創「便條假」讓僱員出席子女學校的活動,以及提供生活上的支援等等,相信有助提供家庭友善及共融的工作環境,提升適齡女性的生育意願。

生育率低迷是香港老大難問題,而且會導致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社會撫養比率上升、社會保障開支上升等一系列社會問題,長遠影響香港的經濟發展。而且,是否生育並不只是市民的「個人選擇」,還涉及一系列複雜的社會和心理因素。這方面,政府及社會各界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相關閱讀:

點觀香港|生育率全球最低 政府擬派「迎生錢」谷生仔?

施政報告丨消息:政府多措施應對少子化 擬派「迎生錢」谷生育

講真D|為何港人不想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