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75%輸入人才冀子女來港就讀 議員促暫緩殺校
【點新聞報道】政府近年來推出多項輸入人才計劃,截至6月底,一系列的「搶人才」已有10萬宗申請,比原定每年吸引3.5萬人的目標,超出近兩倍。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及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於9月中向1200名非本地人才發出問卷,目前收到326份有效回覆,今日(5日)舉行調查結果發布會。
立法會議員、香港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指出,調查顯示,75.8%的非本地人才表示會選擇讓自己的子女來港就讀中小學,而讓子女留在原居地和讓子女到海外就讀的僅佔18.1%和3.7%,可見非本地人才對安排子女來港就讀中小學的需求殷切。而選擇讓子女來港就讀的家長中,有39.7%的家長表示會讓子女接受本地受政府資助的中小學的免費教育,27.5%表示讓子女報讀直接資助學校,另外有21.1%表示選擇讓子女報讀國際學校或私立學校。尚海龍指出,受訪者在為子女選校上受子女數量及性別、經濟情況、家庭受教育背景及子女升學打算等影響。
教聯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鄧飛指出,63.%的家長選擇讓子女報讀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即DSE課程,數字是報讀國際文憑課程即IB課程的5倍,但有18.6%家長表示仍未決定,需要深入了解情況,反映DSE課程對非本地家長有一定吸引力,但在宣傳推廣工作上仍需加大力度。至於升讀大學的意願調查中,接近一半(48.2%)家長希望子女升讀香港QS排名百強之內的大學。
鄧飛表示,非本地人才家長對安排子女來港就讀需求殷切,香港教育優勢多元化,無論是訓育、輔導、領袖生訓練、全人發展、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專業支援等,覆蓋素質教育的範疇,給各類輸入人才的子女提供多元化教育的選擇。鄧飛認為,應該將香港學校教育全面展示出來,讓家長全面了解。
鄧飛預計隨各類「搶人才」項目推行,來港插班生將愈來愈多,相信可緩解各年級收生不足的情況,促請教育局延緩對中小學的合併重置計劃。
尚海龍指出,調查中有接近19%的家長表示對香港學校教育了解不夠,因此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將於11月舉辦「1+3香港學校與各地專才家長簡介會」,聯同3位來自本港著名資助學校、直資學校及國際學校的校長,向來港發展的專才家長簡介本港教育現況。
記者會上,專才家長代表方太太表示,她與丈夫在申請香港高才通簽證之前,就獲得了希臘永居資格,但由於夫婦二人對香港本地教育非常認可,為了孩子的教育,他們毅然選擇來香港發展,一方面是方便帶孩子來香港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香港的「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開拓國際和大灣區的生意。方太太告訴記者,儘管在為孩子讀書叩門的時候遇到一些小困難,但現在兩個女兒分別順利入讀小學二年級和幼稚園K1年級,孩子也非常適應學校生活。方先生則表示,女兒此前一直在內地生活,對粵語及英語不熟悉,因此在叩門面試的時候有困難,希望學校可以針對這類學童提供適應期和緩衝期。
(點新聞記者悠然報道)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