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武:未來或現更多自然災害 冀市民節能減碳

月初世紀暴雨期間,黃大仙地鐵站現嚴重水浸。(點新聞資料圖)

【點新聞報道】香港氣象學家、香港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今日(30日)出席香港新聞博覽館講座時表示,本港月初發生的世紀暴雨,比1886年最高雨量紀錄每小時88.4毫米,高出40多毫米,香港最高雨量紀錄平均20年破一次,形容每次破紀錄的幅度不少,亦符合整體氣候變化預期。

梁榮武指,雖然月初的暴雨演變速度快,但質疑在第二日下午的雨量已低過黑雨指標,黑雨警告未必需要持續到下午。他認為,在緊急情況下,政府應避免以天氣警告信號,取代其他提示或拯救訊息。

梁榮武指科學永遠有極限,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主辦方提供)

梁榮武提醒,應對極端天氣的方法不能完全追趕變化,隨着全球氣溫不斷上升,未來亦會出現更多乾旱、熱浪等災害。但他認為最重要是教育市民,改變個人生活習慣,愛護環境,減少浪費食物、亦要改變飲食習慣及使用高效能的電器,以減少碳排放。

相關報道:

梁榮武:世紀暴雨撞正「列車效應」 未來極端天氣或頻現

梁榮武:現今科技難提前預測暴雨走向 過早發警示或會誤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