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台灣為何深陷「蛋蛋憂傷」?

文/蘇榕蓉

今年,台灣島內民眾經歷了「史上最長蛋荒」,「一蛋難求」、蛋價瘋漲、排長隊捐血贈蛋等荒唐事件頻現。缺蛋危機稍微平息後,進口雞蛋又被曝出「蛋裏有毒」的食品安全問題,隨後又有約5402萬顆進口雞蛋因「耗損及到期」被銷毀。台農業主管部門負責人陳吉仲下台斷尾求生,欲藉此為民進黨選情止血,但其所引發的進口蛋問題,非但沒有解決,還愈演愈烈。台當局若無法將進口蛋採購運輸過程及流向交代清楚,必定無法消弭民怨。

台灣的蛋品消費量一直居高不下,隨着健康飲食的盛行,島內很多人崇尚「蛋奶素」(吃雞蛋、喝牛奶、食用素菜),可以一日無肉而不可一日無蛋。根據台灣農業統計年報,台灣地區一年消耗雞蛋80億顆,人均食用355顆雞蛋,高居全球第一。作為熱衷吃蛋的台灣民眾來說,沒有雞蛋就是天塌下來了啊。

蔡英文執政7年有餘,台灣民生凋零幾乎已經成為了世界笑柄,先是缺水缺電,緊接着又缺口罩、缺雞蛋。在蔡英文的「窮台」政策下,台灣同胞居然真的吃不起「茶葉蛋」了。曾幾何時,台灣「台獨」名嘴高志斌,為配合民進黨當局的「愚台政策」,造謠大陸「一般人是吃不起茶葉蛋的,他們消費不起。」卻不想,這一謠言像個迴旋鏢,直接打回到了台灣自己身上。

台灣知名時評人陳揮文在做直播時痛批:「蔡英文執政台灣7年多,搞得台灣雞蛋沒了,引來不少導彈在頭頂上飛。」當看到大陸工地食堂的視頻,飯桌上有一大盆「雞蛋」,驚訝直呼大陸同胞「太奢侈」,居然一堆雞蛋隨便吃。

如果要深究台灣蛋荒的根本原因,就是蔡英文政府的「台獨幻想」及對大陸的「執意脫鈎」和「敵對思維」。蔡英文2016年上台後,在「南向政策」基礎上,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新南向政策」本質是「台獨式脫鈎大陸」,企圖擺脫大陸市場,把台灣資本和供應鏈轉向東南亞。如今,蔡英文「新南向」政策喊了7年多,跟東南亞地區的農畜產品貿易未見加強,近在咫尺的大陸明明最方便救急,但民進黨當局卻繼續拿雞蛋「抗中」,一貫「政治行先、民生放一邊」的辦事精神,築起保護主義高牆,今次進口蛋事故純屬自食其果。

「蛋怨人長久」,蛋荒在台灣引起的政治風暴,讓整個台灣社會對民進黨口誅筆伐。缺水、缺電、缺電、缺藥……看似「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台灣老百姓最關切的基礎問題,但遲遲未獲民進黨當局正視。近期進口雞蛋的爭議,對台灣2024選情也帶來一定影響。民調顯示,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雖仍居第一,但近幾次民調數字比以往下降。如果民進黨只會打「抗中保台牌」企圖欺騙選票,任由「政治凌駕於一切」,連缺蛋這種民生問題都難解,只會一直在聲望谷底,再難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