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網快評|打擊黑藥房欺詐消費 須精準狠!

文/黎岩

一個老鼠壞鍋湯。全面恢復通關後,遊客紛至沓來,部分黑店「斤變兩」等坑蒙拐騙式欺詐消費亦死灰復燃,在坑害遊客市民的同時,正在侵蝕香港的自由市場信誉,打擊各地遊客對香港的期待與嚮往。對於接二連三發生的欺詐消費,當局應該着手從宣傳、執法、司法等方面多管齊下,實施精準狠的立體打擊,還香港晴空萬里的自由市場天空,重塑外地遊客、特別是內地遊客對香港「購物天堂」的信心,確保本地旅遊購物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中藥材一向是外地旅客來港消費目標之一,更是內地遊客嚮往香港的動力之一。香港消委會今日(9月7日)罕見點名批評4間銅鑼灣藥店「卑劣銷售行徑,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涉及投訴金額近60萬元。消委會揭露該4間藥店,位於旅客熱門購物地段,涉及的投訴數字在通關復常後明顯增加,對本地零售和旅遊業造成打擊,大大影響旅客體驗之餘,亦嚴重損害香港的聲譽。

根據消委會公布數據,單是今年首8個月對點名的4家黑店的投訴就達49宗,涉及售賣的中藥材及蔘茸海味,總金額達58.6萬港元,平均每宗個案涉及金額約11,959元。每宗逾萬元的消費額,明顯地是專門度橋針對外地遊客,特別是對本港市場抱持信心的內地遊客。

從點新聞等媒體及消委會所揭發的黑店欺詐手段來看,不外乎以下幾種,一是標識模糊或有意誤導的慣用伎倆「斤變両」「両變錢」;二是以次充好的虛假推銷;三是狸貓換太子的掉包換貨,導致貨不對板;四是即時切碎切片藥材,強逼顧客付款購買;五是許以小禮及虛假折扣,誘惑購買大額商品。此類不良營商手法,令最終實收金額較顧客原先理解的貴10倍,甚至16倍。由於內地慣常是以斤作為計價單位,對於本就不起眼的模糊的小字兩或錢,不以為意,更令內地旅客誤墮圈套。

至於被點新聞等媒體曝光的黑店,更在短時間改頭換面,換湯不換藥,繼續從事不法經營,如今次被消委會點名的涉事「藥城」及「521生活百貨」的會計代表實為同一人,「藥城」舖位前身為一間名叫「宗宏堂大藥坊有限公司」的藥店,該藥店於2015年就曾被消委會點名譴責以不良手法經營。根據公司註冊處資料,「藥城」的其中一名股東正正就是「宗宏堂大藥坊有限公司」。

依據本港法例,此類誤導性欺詐性消費手段,有機會觸犯《商品說明條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而店舖管理人員及主要人員同意或縱容罪行發生,亦有機會負上刑責。海關今年4月4日就曾拘捕一名28歲藥店男店員,他涉嫌在銷售中藥材的過程中應用虛假商品說明,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但對於連番爆出的多宗欺詐消費,部分個案因為遊客已經離開香港,或因自身經濟條件尚好,不欲計較此等小數,或怕來港作證麻煩,息事寧人,放棄追究黑店責任,導致海關及警方難以執法,從而放縱黑店無法無天恣意妄為。

在號稱法治為核心價值的香港,一再發生此類公然誤導欺詐消費的違法行徑,甚至公然針對內地客的欺詐銷售,公然以一己私利損害全港利益甚至損害行業利益的不良經營手法,顯示本港仍然存在執法司法漏洞與縫隙,海關、警方、消委會則是「太平洋警察」,各管一邊,實則存在着明顯的分權管治不到位,才造成屢禁不絕屢拉屢犯的奇景。因此,當局應該本着維護香港購物天堂聲譽的長遠發展利益,檢討現行的管治模式。一是建立類似內地統一的簡單易記的消費者投訴電話12315,最好在港也採用12315投訴號碼,方便遊客投訴;二是政府應該指定專人跟蹤小紅書等各大社交平台,一旦有投訴,即時作出跟進處理;三是設立統一監管零售市場的機構,防止政出多門各管一攤導致的執法漏洞;四是修訂法例,加重對黑店欺詐經營的懲罰力度,包括嚴懲金蟬脫殼逍遙法外的幕後操控者;五是加強執法力度,黑店一經犯事,即時查封黑店全部貨品,禁止營業三個月;六是已經查實做實欺詐宣傳,該等干犯者五年內不得從事同類經營;七是加強口岸宣傳,將黑店名單張榜公布在鬧市及口岸顯眼處,讓黑店成為過街老鼠。

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機制,擦亮購物天堂的金漆招牌,斷然不能允許為着區區數十萬元蠅頭小利的黑店蠶食政府每年花費數億的巨額推廣宣傳費。黑店頻出證明了特區監管不到位,執法有漏洞,懲處不得法,當局只有痛下決心,才能剷除本港自由市場中的黑店毒瘤。過往颱風,塌樹亂木積月難除,今次「蘇拉」,提早部署,由發展局統一處理,結果颱風甫走,雜木已清。

黑店欺詐屢禁不止事出有因,只要當局部署得當,執行得力,解決此類社會痼疾,並非無從下手,而是藥到病除。開出良方,對症下藥,對涉嫌欺詐的黑店實施精準狠的監管打擊,打到痛打到怕,就沒有鏟不掉的毒瘤,沒有除不掉的黑店。

相關閱讀:

消委會點名批評銅鑼灣4黑藥店 「換殼」欺客呃近百人(附名單)

點新聞多次曝光後 銅鑼灣這間藥坊被消委會點名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