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蘇拉|點解颱風常以女性化的名字命名?
【點新聞報道】超強颱風「蘇拉」今日(9月1日)相當接近本港,天文台凌晨2時40分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大家除了關注其風速威力之外,或對颱風名字「蘇拉」感興趣。「蘇拉」風名由越南提供,意思為中南大羚,是當地一種稀有保育類動物。而細數襲港各大颱風,我們亦發現不少以女性名字命名,如「溫黛」「露比」「瑪麗」等。颱風名字都由誰取?取名有哪些規則?點新聞與您一起探究颱風命名背後的奧秘。
颱風命名方法
(1)颱風命名法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也可稱為熱帶氣旋命名系統,或熱帶氣旋命名法;
(2)國際上統一的颱風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並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3)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內地、朝鮮、中國香港、日本、老撾、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颱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颱風名字由來
(1)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洲報員里門蘭格,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可以公開戲稱它;
(2)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颱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第一位「男性」颶風鮑伯(Bob)即在1979年誕生;
(3)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4)颱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為泰國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颱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一方面因為颱風的到來,會帶來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地的旱情,改變當地的高溫現象,並非徹底的「大凶大惡」。
颱風名稱「退役」
一旦某個颱風到來給當地人們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聲名狼藉」後,那麼受災地所屬的成員國就可以申請將該名字從命名中刪去,換言之,它就會永久佔有這個名字,後面再也不會出現相同的,而空缺的名稱則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香港取名具地方特色
自2000年開始,香港颱風委員會使用一套由區內14個成員提供具地方特色名字的名單,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的熱帶氣旋命名,當中香港提供的十個名字包括鴛鴦、珊珊、萬宜、玲玲、鳳凰、白海豚、彩雲、獅子山、馬鞍,以及榕樹。
(點新聞記者報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