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發聲|西營盤半個月爆水管5次 行車路變「衝浪激流」

7月8日,第二街與正街交界爆水管,泥水湧出,行車道仿如激流。(受訪者提供)

【點新聞報道】位於香港島中西區西部的西營盤,是香港最早發展的住宅區及學校區之一,雖然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市區重建,私人住宅及豪宅相繼落成,然而,地區老化埋下不少問題。點新聞近日收到讀者報料,指西營盤在半個月內連續5次爆水管,大量泥水從地下湧出,加上西營盤區依山發展,泥水沿山路向下流,行車路變「衝浪激流」,令附近的行車路變成一片澤國。

居住西盤營的鄧小姐向點新聞記者表示,近日區內多次發生爆水管事件,幾次爆水管都影響區內的交通,她居住的大廈亦因為爆水管而停水,十分擾民,丈夫工作需要乘車,亦因為爆水管需要改道。事實上,區內過去經常都有爆水管問題,可是近年的情況更為嚴重,希望政府部門可以改善。

西營盤在半個月內連續5次爆水管,工程人員正緊急維修。(點新聞圖片)

青年民建聯秘書長、中西區社區主任劉天正表示,西營盤一向是爆水管的黑點,可是近日的情況比較異常。根據記錄,由6月30日開始至7月14日,短短15天之內發生5次爆水管,包括:6月30日(星期五)晚上7時,於皇后大道西與水街交界十字路口;7月8日(星期六)下午3時30分,於第二街與正街交界(原因是水務署承辦商於緊急搶修水管工程期間失誤鑿穿相關喉管);7月10日(星期一)下午4時30分,於皇后大道西與桂香街交界;7月13日(星期四)早上8時30分,於皇后大道西242工銀亞洲對出行人路;7月14日(星期五)下午4時30分,於皇后大道西與水街交界十字路口。

西營盤在半個月內連續5次爆水管,附近大廈因此停水。(受訪者提供)
7月8日於第二街與正街交界發生爆水管,泥水湧出,行車道仿如激流。(受訪者提供)

事發當天,劉天正與民建聯的團隊即時到達現場跟進,只見現場已經是一片澤國,不單阻塞交通,更令附近大廈停水。不少居民表示,近日多次的「爆水管」事故發生於馬路上,對交通造成嚴重影響,亦對途人造成不便,更有機會因地下濕滑而引發意外,後果可大可小。

記者早前到現場了解情況,附近商戶指最近爆水管次數的確增加了。(點新聞記者攝)
劉天正建議部門提出可行方案,並公開區內已更換水管的相關數據,以便研究改善方案。(點新聞記者攝)

劉天正分析指,事件看出水務署的工作有改善空間,其中7月8日的雖然只屬意外事件,可是承辦商發生意外以後,竟然未能即時關閉水掣,結果要數小時後才能關閉,以致大量的泥水湧出,影響擴大。此外,6月30日與7月14日爆水管的位置屬同一地點,可是維修不足半個月後,同一位置又開始大量泥水湧出,令人質疑部門維修工作是否得當及格。數宗同類型事故發生於中西區一帶,其中幾次成因是水管老化,事件無可避免地引起各界對中西區渠管的憂慮。令人擔心區內的水管老化程度。民建聯已經將情況向水務署反映,期望部門提供有效的改善措施,同時將區內的水管健康及更換情況數據向公眾公開,以便為維護工作進行研究。

陳學鋒表示,舊水管未能承受壓力而爆裂,加上水土流失,可能是「連環爆水管」的因素之一。(點新聞圖片)

立法會港島西議員陳學鋒表示,舊區水管「連環爆」的情況比較常見,是由於更新水管後,前截的舊水管未能承受壓力而爆裂,加上水土流失的情況,如果工程期間未有處理地下水土流失的問題,亦是連環爆的關鍵因素。

被問及有何改善建議,陳學鋒認為水務署應盡快勘察較高風險或可能爆水管的地方,趕快更換。同時在每次爆管後,需要更全面檢查更廣泛的範圍,提早更換較高風險的水管,防患於未然。此外,部門亦需要加強發放訊息的工作,考慮老人家未必懂得上網,署方可研究如何透過關愛隊發放相關消息,例如會否有水車到場臨時供水以及供水的地點等。

記者上星期向水務署及發展局了解情況,水務署回覆,為了維持供水管網的健康狀況,減少水管爆裂或滲漏的風險,水務署於2000年至2015年期間曾經推行大規模的水管更換及修復計劃,改善了約3000公里的水管。而中西區亦更換或修復約170公里的水管,爆喉宗數由2000年時每年超過200宗大幅減少超過90%。另外,水務署表示現時署方採取「風險為本」的水管資產管理策略,評估水管爆裂或滲漏的風險,中西區約有約有26.5公里的水管被納入風險為本水管改善計劃之中。

至於7月8日第二街與正街交界的問題,水務署強調並非工程失誤,根據紀錄,署方於7月3日收到第二街的水管滲漏報告後,隨即安排承建商維修水管。由於滲漏水管被混凝土包圍,承建商需移除混凝土才能確定滲漏水管位置以進行維修,於7月8日下午約2時30分,由於包圍涉事水管滲漏位置的混凝土仍未被移除,而滲水又開始增多,部分滲水溢出路面,以致當日令部分市民誤會承建商鑿穿相關水管而引起水管爆裂。

(點新聞記者馮沛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