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公屋智能廚餘回收 乾淨無味更可儲分兌禮品
【點新聞報道】為推動轉廢為能,環境保護署與多個部門合作,試行在部分公共屋邨裝設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其非接觸式設計乾淨衞生,且能自動除臭,不但不影響屋邨環境,部門更加入誘因,讓街坊藉回收儲積分、換禮品。
乾淨無味 方便衞生
智能回收桶使用方便,只須掃描「綠綠賞」會員二維碼,頂蓋便會自動打開,市民隨即可將廚餘放進回收桶。
回收桶內置重量和容量水平感應器。當放進回收桶的廚餘重逾100克,頂蓋會在20秒後自動蓋上;當內桶即將滿載,系統會自動發送手機信息,提醒屋邨管理和清潔團隊更換內桶,防止廚餘滿溢。
此外,回收桶更具備除臭裝置,能定時噴灑除臭劑,分量和頻率更可按實際需要調校。環保署強調,會把回收桶放置於空曠戶外地方,盡量不對居民構成影響。
回收儲分 兌換禮品
回收並統一收集廚餘,對改善環境衞生也有裨益。
環保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減廢及社區回收)唐樂勤表示,公共屋邨居民普遍會把廚餘和其他家居廢物棄置於後樓梯的垃圾桶,當廚餘累積便有臭味,整個樓層也受影響,應用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有助改善情況,也可令垃圾房和垃圾收集點更乾淨。
減少廢物、改善環境,回收廚餘好處多多,而為進一步推動市民參與,環保署更為回收引入獎賞。
環保署項目主任(減廢及社區回收)馮子榮指,市民可藉回收廚餘累積「綠綠賞」積分,並在指定公共屋邨禮品兌換機或「綠在區區」任何回收點兌換日用品或食品,例如麵食、香米、芥花籽油等。
推動參與 擴展計劃
有屋邨居民大讚安排一舉數得,既可解決廚餘太多的問題,也令市民有動力參與環保。
為期18個月的公共屋邨廚餘收集試驗計劃去年10月展開,首階段涉及五條公共屋邨共約30幢樓宇,實施首6個月已有超過四成居民使用智能回收桶,收集廚餘逾400公噸。計劃深受歡迎,第二階段今年3月開始,擴展至更多屋邨。環保署會在相關屋邨設宣傳攤位,並安排環保大使教導居民如何使用智能回收桶。
計劃的短期目標是在2023至24年度,擴展到全港約百幢公共屋邨樓宇。收集到的廚餘會運往環保署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用以產生能源和堆肥,達至轉廢為能。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