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留意12個自殺警號 正確陪伴助他人渡難關
【點新聞報道】華語天后李玟CoCo自殺身亡,終年48歲。李玟的兩名姊姊昨日(5日)發訃文公布,李玟數年前患上抑鬱症,長時間與病魔抗爭,近日病情急轉直下,星期日(2日)在家中輕生,送院後一直昏迷,延至今日不治,消息引發全世界震驚及惋惜。其實自殺是值得關注的公共衞生問題之一,為引起公眾關注,國際防止自殺會及世界衞生組織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世界防止自殺日。
如何留意身邊人是否有自殺傾向?如果親朋好友情緒低落該如何陪伴?怎樣預防和處理自殺危機?點新聞為讀者逐一整理,助您與身邊親朋好友喜樂平安,健康常在。
自殺的警號
以下是自殺的常見徵兆,若身邊的人有這些情況,Ta可能是出現了自殺的危機:
- 食慾、睡眠明顯增多或減少
- 持續情緒低落、不安或易激動
- 對事物失去興趣、不願與人接觸
- 感到絕望或沒有生存的意義
- 不斷自責,例如重複表達自己「冇用」、「負累他人」
- 性格或行為突然有明顯轉變,例如本來節儉的人變得胡亂花費
- 在網上瀏覽有關死亡或自殺的方法或地點
- 主動提及或在社交媒體留言有關死亡或自殺,例如「那種自殺方法死得冇咁辛苦呢?」、「我想死」
- 將心愛或貴重之物,例如珠寶、保險箱鎖匙、屋契或有紀念價值的物件交給信任的人
- 叮囑或安排身後事、立遺囑
- 跟親友道別,叮囑親友好好照顧自己
- 預備自殺工具,例如繩、炭或收集藥物等
如何正確陪伴抑鬱人士
如果你的親人朋友告訴你Ta最近抑鬱了,應當怎樣應對?以下是一些錯誤和正確的陪伴方法:
預防和處理自殺危機
- 建立良好精神健康
有不少研究發現,良好的精神健康有助預防自殺。均衡飲食、恆常運動、充足休息和保持活躍的社交生活等,都能促進精神健康。此外,盡早處理情緒困擾或精神疾患,例如喪親之痛、抑鬱症、躁狂抑鬱症或焦慮症,也能大大減低自殺的風險。
- 詢問自殺意圖
想自殺的人心情普遍是矛盾的,而他們自殺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多個。親友直接詢問當事人的自殺意圖,不但不會促使他們付諸實行,反而能讓他們有機會說出心底話,身邊的人可以分憂,同時也能協助他們解決困難和提供支援。
- 盡早求醫
親友如有懷疑,應盡快協助當事人尋求醫護人員的診治,處理他們的自殺危機或/和情緒困擾。
- 做好預防措施
多陪伴當事人,減少他們獨處的機會,避免讓他們濫用藥物和酗酒,也不要讓他們獲得有潛在風險的物品,例如收起多餘的藥物、利器和鎖好窗花,也有助預防自殺。
- 持續留意和關心
親友可以耐心聆聽當事人的傾訴,讓他們抒發情緒,並給予鼓勵和支持。親友要注意,縱使當事人就診後情緒好轉,身邊的人宜持續關懷和留意他們的情緒變化,這樣也有助他們康復。
- 提供實際幫助
親友可協助當事人解決困難、處理壓力來源或提供實際的幫助,例如提供經濟支援或分擔照顧工作,也有助預防自殺。
- 勿掉以輕心
對於自殺問題,我們宜慎重處理,不要輕視潛在的危機或相關的可能性。
求助熱線
如有需要,當事人或親友可向以下的社區資源尋求協助: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 : 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 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2382 0000
生命熱線 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2382 0000
利民會 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3512 2626
明愛向晴軒 24小時危機支援熱線:18 288
香港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Open 噏」 WhatsApp/SMS:91 012 012(24小時)
醫院管理局 24小時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社會福利署 熱線服務:2343 2255
(點新聞記者整理報道)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小林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