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慎選平台 安全貼士一文睇

民建聯公布早前進行的市民網購調查結果。(視頻截圖)

【點新聞報道】民建聯早前進行的市民網購調查結果顯示,在逾千名受訪者中,有37%的受訪者在過去一年有網購習慣,卻有54.1%的受訪者曾有不愉快的網購經歷,問題包括貨不對辦(48.3%)、貨品有瑕疵(25.3%),以及付款後收不到貨(11.6%)等問題。對於消費者來說,究竟怎樣的網購平台才有保障?網購有什麼安全貼士?近年興起的直播帶貨又有什麼風險?本文一一為大家解說。

怎樣的網購平台才有保障?

1.賬號驗證

網上交易平台設有賬號驗證的話,將有助辨認用戶身份,減低消費者遇上假賬號的機會。例如平台指明只有已完成電話驗證的賣家方能出售物品,買家亦須通過電話驗證後才可出價或與賣家聯絡;另外平台會為已完成賬號驗證的用戶作出標示,以資識別。

2.用戶評價功能

用戶評價系統可讓買家與賣家以公開方式為對方評分。這有助消費者了解其他用戶的交易歷史和可信程度。

3.檢舉功能

檢舉功能可讓用戶舉報疑似違反平台守則的物品或用戶,以協助平台維持交易安全。

4.假貨審查機制

實行假貨審查機制的平台在賣家刊登物品前,會預先審視貨品真偽,以減低買家購入假貨的機會。

5.自動偵測詐騙行為

部分平台或會使用不同科技自動偵測詐騙行為,務求於較早階段阻截騙案發生。如在網頁中提到會利用第三方工具,透過其詐騙數據網絡及實時機器學習等方法以偵測詐騙行為。

6.於交易或貨品頁面展示安全資訊

平台於交易或貨品頁面的當眼處列出交易安全資訊,有助消費者對網上騙案保持警惕。如提醒用戶切勿於平台以外進行交易對話、交換聯絡方式或隱藏安全風險、買賣奢侈品時須分外小心等。

7.調解糾紛機制

若買賣雙方之間出現交易糾紛,平台的調解機制或可幫助用戶排解紛爭。如平台可為交易爭議提供協助,並就實際情況向違規用戶作出必要的處分措施,包括禁言甚至永久停權等處分。

8.退貨保障

假若買家收到的物品不符合刊登的商品描述時,退貨保障或可幫助用戶換貨或退款,從而保障消費者權益。

9.其他交易保障措施

平台可利用「爭議橫額」標示有潛在交易問題的用戶,以提醒其他會員與該用戶交易的風險。

網購有什麼安全貼士?

檢視對方賬戶:進行交易前,先檢視對方的用戶檔案。如發現該賬戶的評價欠佳,或是屬於「空白」的新建賬戶,應衡量有關交易風險。

保持溝通:買賣雙方應有充分的溝通,確保商品狀況和交易細節都符合彼此的期望。

審視真偽:購買名牌服飾等貴重商品時,應向賣家索取相關證明,如有需要亦可使用第三方鑒定服務以分辨貨品真偽。

保護個人私隱:切勿隨便透露個人、財務,或信用卡資料予第三方。

防範釣魚網站:部分騙徒會訛稱或要求使用平台的安全交易功能,藉此騙取受害人的信用卡資料。消費者收到不明的網頁連結時,切勿隨意打開或填寫任何資料,並應立即停止交易及與平台聯絡,以防資料被盜用。

當面交收:盡可能選擇當面交收,以便即時檢查物品狀況。交收時宜選擇人流較多的公眾場所,確保自身安全。

掛號投遞:如須使用郵寄服務,建議選擇掛號投遞,以便追蹤包裹位置。

保留證據:保留交易和交談紀錄,萬一出現交易糾紛亦可作為證據之用。

向平台舉報:不論交易方式為買賣、換物,或饋贈,如對其他用戶或物品來源感到可疑,應善用平台的舉報功能,以助職員作出調查。

直播帶貨隱藏風險?

原本在香港較遲起步的網紅、俗稱KOL直播帶貨銷售模式,近年突然冒起頭來,由於直播帶貨能較立體展示貨品和互動感;加上賣方往往在直播期間提供限定時間折扣優惠,營造出「搶秒殺」的氛圍,不難令消費者「蠢蠢欲動」,趕快下單。對此,消委會建議市民網購下單盡量以信用卡交易,不要以個人戶口過數,萬一有金錢損失,可向信用卡公司的退款機制求助。

至於直播網紅則有責任為消費者好好把關。無論自己的角色屬代言抑或代售,事前須小心選擇具商譽的商家合作,對貨品的真偽、質素和整個交易配套有確切了解,並要知悉其法律責任。否則,若不慎觸犯法律,便會有機會受到法律懲處。直播帶貨與線下宣傳無異,受到相關法例包括《商品說明條例》規管。

(來源:香港仔)

相關報道:

私隱專員:多個網購平台均追蹤用戶資料 包括位置信息等

網購騙案攀升 消委會6大防騙貼士幫到你

消委會:網購投訴急增逾70% 籲勿衝動消費

Carousell賣嘢中釣魚陷阱 今年累計31人被騙逾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