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開館一年收穫滿滿 策展人游心然:見證香港故宮從無到有機會難得
【點新聞報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2日迎來開館1周年,截至目前,香港故宮自開幕以來累計觀展人數達120萬人次,深受港人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歡迎。成功吸引不同類型觀眾入場的背後,是國際化策展團隊的默默耕耘。近期火爆的特別展覽「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就出自團隊中一位年輕的女性策展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游心然之手。生長於新加坡的她,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隨後求學香港及英國。在新加坡一間博物館工作一段時間後,她最終選擇成為香港故宮團隊的一員,「香港是很有火花的一個地方,帶給我很多啟發。」在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點新聞專訪說,游心然這樣說。
【生長於新加坡 求學於復旦 工作在香港】
兒時,游心然的父母時常帶她去博物館,漸漸培養起她對文物的興趣,立志大學選擇相關學科。不過,那時候的新加坡沒有開辦藝術史或博物館相關專業,為圓夢,游心然選擇到中國上海的復旦大學就讀,幸運地被文物與博物館學系錄取。「學系的專業包括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學和文物保護這幾個方向,加上復旦強調通識教育,選課空間和靈活度很高」,游心然說。
上海的求學經歷加深了游心然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的認識。在香港、英國繼續進修文化管理、東亞藝術史及考古學後,她回到新加坡任職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參與不少與中華文化相關的研究項目和展覽。在得知香港要籌建香港故宮後,游心然便決定申請加入香港故宮團隊。對她來說,有機會參與及見證一間博物館從無到有的過程,是一個很難得機會。
就這樣,游心然從新加坡來到香港,成為策展團隊的一員,先後參與過香港故宮開幕展覽「器惟求新 ── 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紫禁萬象 ── 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凝土為器 ── 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古今無界 ── 故宮文化再詮釋」和「國之瑰寶 ── 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等展覽的策展工作。近期,她主力負責「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特別展覽。在策展過程中,她及團隊不斷探索及研究,如何將主題和內容用觀眾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現,兼顧學術內容及故事性,讓觀眾有更豐富的體驗。
【用當代設計讓觀眾理解傳統工藝】
在5號展廳的「器惟求新 ── 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中,團隊嘗試通過當代設計的理念,讓觀眾去重新理解傳統工藝。比如將清代內務府造辦處的文字資料重點抽出來在空間中呈現,以襯托突出展出的重點文物「乾隆款纏絲玻璃撇口瓶」。「它看起來很簡約,但設計和線條非常流動,製造方式其實很複雜。」游心然介紹,要先用白玻璃吹製,再安上紅藍兩色玻璃條,以打磨玉石的方式打磨到光滑平整,最後再加上口沿和底部的碧綠色玻璃瓶。
「所以在一件器物中,可以看到有不同工藝的融合,也看到乾隆時期的工匠如何將當時比較新的設計融入製作器物的過程中。」游心然強調,「中國最好的工匠和材料,才可以製成我們眼前所見的這件文物。」
為了讓觀眾加深體驗,「器惟求新」展廳中海特別設計了展示區,用工具、材料等再現紅藍白玻璃瓶製作過程。並且,展覽更與本地優秀設計師合作,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文化生活的影響。
【用卡地亞展展現女性及中西文化交融】
「卡地亞都借鑒了很多不同世界文化的精髓,很多卡地亞作品受到中國藝術、中國美學啟發。」步入8號展廳「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時游心然說,這個特別展覽除了是首個以女性在卡地亞發展史中的地位與影響為主題的大型展覽,也是以中國的啟發作為主題的展覽。
其中一件焦點展品——「中國風格化妝盒」,以翡翠、珊瑚及藍寶石、鑽石等中西方各類珠寶組成中國風盒面裝飾,小巧便攜,打開後有鏡子、唇膏架和粉盒,完全符合當時西方女性外出補妝的需求。游心然提到,這一展品中,中西方元素相輔相成,可以了解到卡地亞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以及如何吸取不同元素在作品中詮釋。
當然,這個展覽更核心的主題是借珠寶、珍寶展示女性地位及影響的流變。「美洲豹夾式胸針」就是其中一個重點展品——一隻美洲豹非常傲然地立在藍寶石上面,象徵自然、力量、優雅。該胸針由首位女性卡地亞創意總監貞·杜桑設計,她是女性在男性稱霸珠寶業的時期闖出一片天的傳奇人物。「借這個展覽,我們想反映女性在解放思潮下在各自的人生扮演怎樣的角色,及當時社會有怎樣的變化。」游心然說。
【開館一年 國際化策展團隊樂見觀眾喜歡香港故宮】
「香港是很多元的地方,中西文化交融,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這,可以在同一個建築物裏面看到來自北京故宮的藏品,以及西方的珍品。」從開幕時和羅浮宮合作的「馳騁天下──馬文化藝術」展覽,到與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合作的「藝苑尋珍 — 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展,再到而今與卡地亞合作的「百樣玲瓏─卡地亞與女性」展,游心然認為這些展覽都在推動的中西之間的交流。
儘管香港故宮開館只有短短一年,對游心然來說,卻有很大的收穫。除了自己見證了香港故宮的誕生,更重要的是與一群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策展團隊成員互幫互助,互相學習,克服一個個困難,推出一個個受歡迎的展覽。「開館一年我們都很開心,那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本地的遊客參觀,收到他們對展覽的評價,對我們今後推出展覽作準備很重要。」
儘管香港生活節奏、工作步伐很快,游心然卻十分喜歡這個有活力的城市。無論衣食住行或藝術,這裏既有傳統的一面,也有樂於接受新事物的一面,很有啟迪靈感的火花,「香港給我很多啟發,我也希望將這些經驗運用在策展方面。」
■ 點新聞記者蘇婷、鄔茜、任青報道
(視頻攝製:鄔茜、任青、蘇婷/剪輯:鄔茜/撰文:蘇婷)
————————
【香港青年文藝工作者系列】
文化藝術一直是香港的金字招牌之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香港正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頂尖專才薈萃,文藝多元共融,產業蓬勃發展。除了功成名就的行業翹楚,青年文藝工作者也人才輩出,閃耀香江。點新聞聚焦香港青年文藝工作者,推出系列人物訪問,從他們的成長、創作故事,感受香港這個國際文化都會的活力滿滿、勃勃生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