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習主席會見布林肯 接下來就看拜登的了
文/上江南
6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達北京,當天下午和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展開工作會談,會談時間從下午2時30分開始,包括工作晚餐在內長達8小時。雙方就中美關係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的溝通,同意共同落實兩國元首共識,管控分歧,推進對話交流合作。雙方同意保持高層交往。
布林肯在北京時間6月19日凌晨12時09分發了推文:「今天,我在北京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會面,我們討論了如何通過開放的溝通渠道,負責任地處理兩國關係。」推文下面附上多張合照,包括了兩人在國旗前握手的那張照片。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會後也表示,美中外長進行了坦率、實質和建設性的會談,並說布林肯強調了外交的重要性,以及在所有領域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減少誤判。
習近平主席會見布林肯
6月16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了蓋茨基金會主席比爾·蓋茨。
6月19日下午,同樣在人民大會堂,習近平主席會見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筆者猜測:習近平主席會見的唯一理由就是布林肯任內第一次訪華,給拜登面子。避免今年8月份在印度召開的G20會議和11月在美國的APEC會議雙方的尷尬。
布林肯的上一任,現時被中國制裁的蓬佩奧,2018年6月14日第一次訪華,習近平主席會見了蓬佩奧。
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習主席展現了待客之道的大國領袖風範,非常值得拜登總統學習。
而當地時間6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告訴記者:我不認為(中國)領導人知道它(氣球事件)在哪裏,裏面有什麼,或者發生了什麼……我認為,這更是一件令人尷尬而不是有意為之的事情。
為了自己再次參選總統,拜登赤膊上陣,助攻布林肯拜會習近平主席,這樣就可以讓那些說拜登政府沒有和中國溝通渠道的政客們閉上嘴巴,一切都是為了2024年大選,拜登爭取連任。
王毅會見布林肯
6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會見布林肯。中央外辦副主任鄧洪波、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坐在王毅左右兩側。布林肯則有助理國務卿康達、美國駐中國大使伯恩斯陪同。
王毅強調,中美關係陷入了低谷,根源在於美國抱持的錯誤的對華認知導致錯誤的對華政策,敦促美方不要拿「國強必霸」的模板來鏡像中國。王毅着重剖析了台灣問題的實質,強調維護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國沒有任何妥協退讓的餘地。
美國國務院的網站在布林肯訪華前夕暫時換上了北京王府井大街的背景。
6月18日晚上,外媒看到兩國外長談了8小時,不但沒有看到雙方「掀桌子」的情景,而且還達成了幾個共識,就繼續推測6月19日除了王毅會見布林肯以外,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布林肯的幾率更高了。
筆者認為,從布林肯18日和秦剛會談8小時和王毅19日上午會見布林肯,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問題上,他都沒有給我們哪怕一點點的期待。
雖然雙方沒有掀桌子,但布林肯來華「打卡」的判斷基本成立。
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 應對中美之間的驚濤駭浪
5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會上,習近平強調:「當前我們所面臨的國家安全問題的複雜程度、艱巨程度明顯加大。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的重大考驗。」
彭博社6月16日發表了《中國最好聽聽布林肯必須說的話》的評論文章,無理指責「中國正在犯錯」,宣稱中國面對美國在軍事實力上並沒有所謂的「升級優勢」。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在推特上嚴厲駁斥:「對許多中國讀者來說,這篇文章就是脅迫。文章作者可能需要上一堂歷史和地理課。」
筆者仔細閱讀了中美雙方的新聞通稿,發現:
- 美方依然我行我素,捍衛美國利益,以維護基於他們所定規則的國際秩序為藉口,繼續打壓遏制中國,並且本次沒有看到美國有意糾正的跡象;
- 美方沒有提及我們的核心利益的核心,台灣問題。這說明第一拜登沒有授權,第二布林肯連在台灣問題上說句可以讓我們寫進新聞通稿的場面話都省了;
- 中美兩國只能保持「禮尚往來」;
- 雖然邀請了國務委員秦剛訪美,但不能代表兩國關係開始走出低谷;
- 耶倫等人訪華還要繼續等待。
6月16日,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和日本國安局長、菲律賓國安顧問舉行安全對話,關注地區安全,包括了南海、東海和朝鮮,再次劍指中國。6月21日,G7外長在巴黎開會,主要討論俄烏戰爭問題,也包括中國問題。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們連吃飯都成問題的那個年代,我們都能將美軍趕到「三八線」和趕出越南,「解放軍」這三個字成為美軍的噩夢。
筆者認為,未來的中美關係,只有八個字:「放棄幻想,準備戰鬥。」
習近平主席會見布林肯,展現大國領袖的風範和我們對中美關係的淡定和自信。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其中的秘訣之一就是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中國人的自信,不是紙糊的,是發自內心的,連CNN都承認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