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調|日本核污水排海盡顯缺德 綁架全人類誰來埋單?

文/上江南

《易傳·文言傳·坤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Netflix熱播劇集《核災日月》,直接影射日本政府的危機處理是多麼糟糕、無能和低效。

日本2011年的9級地震導致福島核電廠災難事故,該事故在國際核事件中被評為最高級7級,與切爾諾貝爾核事故同級。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今年6月12日開始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設備進行試運行。福島核廢水排海已箭在弦上,只要獲得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6月底前公布核污水排海計劃最終報告(美國主導的機構,同意的可能性極大),依仗IAEA的背書,日本又要做缺德事了,而這次是「綁架」了全人類。這次的事完全是出於私利,本應由日本政府承擔的責任,如今卻要進行轉嫁。

日本過去做過哪些缺德事?

日本曾經做過的缺德事很多,比如侵犯朝鮮、韓國等亞洲國家,強徵慰安婦,罪行纍纍;發動侵華戰爭,在南京大屠殺30萬人;1945年4月戰敗後,要求當地駐軍屠殺20多萬琉球人。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海洋是全人類的資產,不是日本的「排污口、下水道」。日本有多達5種處理方案,卻執意選擇最省錢的排海方案,7年半時間只花3000萬美元,其他處理方案開支則從20億美元到1800億美元不等。日本GDP全球第三,經濟實力相當強,完全有能力處理得更好,1800億美元的投資,也不過是日本3年半的國防開支而已。不管如何為執意排海狡辯,日本唯一目的就是綁架全人類,逼迫大家和日本共同承擔風險!

如果不排海最佳方案是什麼?

法國核能專家伊夫·馬里格納克(Yves Marignac)表示,日本核污水的性質屬於核廢物,目前國際規定對核廢物的處理是囤積而不是排放。福島核廢水和正常運作的核電站廢水完全不同。福島核廢水直接接觸了在高溫下融化的三個核反應堆的堆芯,因此水中含有大量核輻射元素。

法國核輻射獨立研究與信息委員會發言人羅蘭·迪巴德(Roland Desbordes)指出,按照日本公布的最終標準,東電採用的過濾技術只可以過濾掉一部分污染元素,但氚元素過濾到今天為止都沒有解決方案。日本的謊言已經被法國戳穿了,東電公布的處理方法和處理技術,根本做不到。德國海洋研究機構計算過,福島沿岸有世界最強的洋流,從核污水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到太平洋大半區域,3年後影響到美國,10年後蔓延到全球。

如果不選擇排海,日本可以效仿法國,用核廢水來做水泥,水泥便於囤積,也不會受到地震的影響,這樣可以讓核污染物逐漸消減。法國可以,同為G7國家的日本肯定也可以。

其他國家地區強烈質疑反對

日本政府公布排海計劃以後,遭到日本及周邊鄰國的質疑和強烈反對。日本全國漁業協會聯合會及民眾、韓國漁業協會及民眾一直反對核污水排放入海;G7氣候、能源和環境部長會議期間,德國環境部長萊姆克稱德國不能歡迎日本向海洋排放核污水;中國堅決反對,通過召見日本大使、聯合國世衞組織發言、外交部記者會多次表明中方立場;太平洋17個國家呼籲日本延後排放核污水,核污水排海可能對島嶼經濟體所依賴的漁場產生重大影響;韓國海洋水產部自2013年9月起,禁止進口福島等8縣的一切海產品,韓國總統尹錫悅3月30日表示,福島海產品「永久不會進入」韓國。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大,民進黨當局卻默不作聲,親日嘴臉表露無遺,聲稱日本人可以吃福島食材、台灣人也可以吃。台灣政客的「豪言壯語」,連臉都不要了。

香港怎麼辦?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今年3月、6月到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館抗議 ,強烈反對核污水排海。6月13日下午,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討論了核污水問題,多名議員問港府會否在日本排核污水入海前,禁止日本海產進口,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回應依然不溫不火:自核事故發生後,福島位置的水產已沒有進口,如果日方排出核廢水,特區政府當採取嚴厲措施,且4月開始已加強水產檢測。

如果特區政府不能禁止日本農林水產食品至本港,香港市民恐怕只能減少日本食品的購買和消費,以便自保。

相關報道:

日本133萬噸核污水排海 核輻射危害與防治知多D

外交部:日本試行核污水排海設施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福島核廢水︱謝展寰:當局做好全面準備 防受影響食品入港

謝展寰:若日本排放核污水 香港特區禁進口水產縣份或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