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治療精神健康患者 不可流於形式及表面
文/陳術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日前發生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一名有精神病紀錄、有妄想精神分裂症的疑犯,用利刀殺害了兩名陌生女子;事後,除了案件的調查令人關注,有關精神病人的支援、治療問題,亦引起社會各方的議論。有專家就指出,現時香港只有400多名精神科醫生和600多名臨牀心理學家,要為700多萬市民服務,「難以滿足社會需求」。筆者認為,對於治療或支援精神病人,輪候看症是一個問題,跟進個案是一個問題,治療或支援的質量,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在兇殺案發生後,有傳媒就根據醫管局的數字,列出最新的精神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其中半緊急新症(10096宗)輪候時間中位數約3至4星期;大約38608宗的穩定新症,最長輪候60至95星期不等,最嚴重的九龍東醫院聯網,就要等上95星期;正在輪候新症的病人已超過5萬宗,這數字還未計算正在覆診的病人,公立醫院只有不足400名精神科專科醫生,治療需求與醫生數量,似乎是不成正比。
兩分鐘看一個症
相信任何在公立醫院有覆診經驗的市民,都會有種感覺,就是「排隊兩個鐘,睇症兩分鐘」,這現象除了在一般專科覆診,也發生在精神科上,因為人手極度不足,有精神科醫生直言病人在公立醫院覆診,醫生往往只有一至兩分鐘見覆診病人。筆者估計,連同「開場白」及「結語」,醫生能與病人互動的時間更少,這種名義上的覆診,實際可能只是見見醫生、排隊續期再拿藥,這是公立醫療服務的質量問題。
發生了兇殺案慘劇,筆者認為除了質疑公立醫院的服務,更為重要的乃是如何去改善醫療服務,醫生不足是事實,醫療、支援以至社福服務可以再提升,也是鐵一般的事實。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見記者,就表示醫務衞生局和醫管局會檢視和優化精神科病人治療及康復服務和流程,社署亦會加強支援服務。亡羊補牢,未為晚也,綜合不同的資訊,以及坊間對於公立醫療服務的體驗,筆者認為精神科治療的根本,除了要增加人手應付需求外,覆診等服務不能流於形式,必須關切到病人的心理以及需要。
再有慘劇 令人心痛
在筆者執筆之時,社會又發生倫常慘劇,三名女童被嚴重傷害,送院搶救後全部不治,事件令人心痛,不論成人有何原因甚至疾病,孩童終歸是無辜的。在荷里活廣場發生第一宗兇殺案後,網上有言論指出,社會之後可能還會出現模仿、殺人的行為,這說法或許不幸地成為了事實。筆者願不同案件中的死者能安息,希望特區政府以至社會各方都能夠更加重視精神病人的問題,所有困難包括人手、資源問題,都從速地得到解決;不論情況,也不論個人情緒,我們反對一切暴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