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慧說法|更新政策加速應變 改革精神健康服務!

文/鄭久慧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上周五發生的持刀謀殺案震撼全港,一名有精神病紀錄的男子涉案,引發社會對精神健康服務的熱議,不少持份者均反映現時精神健康服務資源及人手不足的問題,希望政府增撥資源解決。

爆發危機後,調配更多資源防範下一次危機,固然是常見做法,但如何從宏觀角度,透過定期監察、評估及檢討,因時制宜地更新精神健康政策,優化政策多元性,從而照顧不同層面的需求,更值得深入探討。

一、從新加坡例子中學習及時應變

回顧新冠疫情中,新加坡的外勞群組多次爆疫,而外勞們返鄉探親及假期外出的次數,亦因防疫需要而減少,外勞群組的精神壓力難免驟升。另一方面,疫情下新加坡國民失業率攀升,李顯龍政府為紓緩國民對輸入外勞政策的不滿,在2021年9月決定收緊外勞名額,嚴控外勞質素,確保本地人優先就業。這一調整外勞政策的舉措,無疑令本來就離鄉別井的外勞更添失業的焦慮。

此時,由前新加坡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現任新加坡國會議長陳川仁擔任主要顧問的半官方大型慈善團體National Volunteer And Philanthropy Centre,在旗下的慈善網站「The City of Good - vision for Singapore」,大力倡議外勞的精神健康,發布統計數據喚醒全新加坡社會關注外勞所承受的精神壓力,例如指出62%經歷工傷索賠和工資糾紛的新加坡外勞患有嚴重精神疾病,其中五分一人因經濟原因從未尋求心理協助等等,側面減少了社會對外勞施加的的情緒壓力。

二、統計處數據嚴重滯後7年!

現時全港精神病患的數據主要來自醫管局及社會福利署,多為因情緒困擾須求診服藥、申領社會福利及需要社工跟進的人士。然而擁有法定權力向住戶發調查信、面談家訪搜集統計數據的政府統計處,卻鮮少就市民精神狀態進行普查研究。筆者翻查統計處資料,現時並無專為精神病及情緒病患而設的統計數據,精神病的統計資料撥入「專題報告書----殘疾人士及長期病患者」之中,卻每7年才統計一次,數據嚴重滯後。此外,屬於精神科診療範疇的長者認知障礙症,統計處僅在2006年進行過一次調查,此後再無數據。

醫管局及社會福利署的數據只能顯示已經求診或求助的精神病患數目,「隱形病患」到底有多少呢?常聽到所謂的專家估算,十個港人就有多少個患有不同程度的情緒病,然而事實是否如此,一直缺乏有力的統計數據支持。一般發生不幸事件後,業界必定會要求增撥資源,然而加多少才算恰當?難道缺乏統計數據的政府衞生當局,只能「一味靠估」地加撥款嗎?

三、缺乏康復者的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

政府於2013年成立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並在2017年4月18日公布精神健康檢討報告,提出多達40項關鍵建議,以確保本港精神健康政策能應付人口增長和老齡化的挑戰,這些建議逐步由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帶頭落實,同時委員會亦就精神健康政策向政府提供意見,其職責非常重要,堪稱「香港精神健康政策的上層建築」!

諷刺的是,筆者審視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的組成,除主席及8名當然成員外,剩下的25名非官方成員中,僅9名是非業界人士,筆者查找之下,發現其中並不包括任何精神康復者。精神疾病五花八門,精神經歷及情緒困擾,更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為何此委員會不聆聽「苦主/用家」的心聲,從而度身訂造最合適的政策呢?

這9名非業界人士的組成,亦「可圈可點」,其中一名是來自平機會的代表,當然與精神病患無關。而兩名透過「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委員」加入的委員,一名是精神病患的家屬及長期照顧者,相信能代病人發表訴求。

另一位委員乃一間教育發展中心的總監,該中心提供多類心理健康服務,包括治療、訓練、輔導、到校評估等等,已與多間院校合作,包括與香港教育大學合辦「心腦加油站」,在本地校園推廣心理健康,該中心更有一則臉書貼文,在恭賀這位總監成為精神健康諮詢委員之餘,附帶介紹多項中心服務,似有招徠生意之嫌,故此是否涉利益衝突呢?這位委員又為何會被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視作「非業界人士」呢?

9名非業界人士亦包括來自精神病家屬組織的代表,但缺少精神病康復者組織的代表,代表性實在成疑。此外,還包括來自某社福機構的幹事,但該社福機構會定期發表精神病研究報告,亦獲政府資助聘請精神科專業人士為有需要求助人提供精神支援,故此這個社福機構的代表是否應納入為持份者,實在有斟酌餘地。

四、2017年精神健康檢討報告因黑暴及疫情變得未必合時宜

無疑,黑暴改變了不少港人的人際關係圈,對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三年新冠疫情令無數家庭兩地阻隔,不少行業失業嚴重造成隱蔽人口,新冠康復者及喪親者心理困擾亟待紓解,這一切都令2017年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變得未必切合時宜。

當然,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在疫情期間持續關注市民健康狀況,開會多達7次,亦如期在2020年7月起推出「陪我講 Shall We Talk」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然而,筆者細閱這計劃網站,僅大致羅列了全港各政府及志願團體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務,例如網站當眼位置的「緊急求助熱線」,按進去其實是列出多個政府及社福的24小時支援熱線,例如某防止自殺會的熱線電話,並非此計劃本身就提供精神支援服務熱線。

而這個計劃與港台夥拍的兩輯電視節目,乃至於為學生及在職人士推出的精神健康活動,都令筆者覺得略「文青」,能否貼地照顧到基層精神病患的需求,甚至接觸到情緒極端的人士,存有疑問。而筆者詳閱共43頁、於2022年7月發布的最新一份《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工作報告》,其中對因疫情失業而隱蔽在家的潛在精神病患,堪稱「零關注」!可見香港心理健康政策,未及新加坡般及時應變,未能即時為有需要人群提供協助。

總括而言,精神科資源不足是事實,醫管局2021至22年度數字顯示,每位醫生診症數字最高的三個專科,精神科排在第三位,平均每位醫生該年度須處理2306舊症覆診人次。而在2020至21年度,醫管局共為275800名有需要人士提供精神科治療及支援服務,需求非常大。然而,人是社會的產物,黑暴及三年疫情難免衍生另一批潛在的精神病患,政府應審視2017年精神健康檢討報告,確保心理健康政策與時並進,此外亦應檢討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的非業界成員,確保能充分代表精神康復者的利益!

相關閱讀:

講真D|治療精神健康患者 不可流於形式及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