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語劇《繁花》登陸香港 3小時體驗「上海浮世繪」
【點新聞報道】4月28日下午,距離滬語劇《繁花》(第一季)在香港首演不足6小時,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中,導演馬俊豐帶領劇組演員,正在進行最後的合成綵排。
劇組成員自24日起已分批抵達香港,每個人都是「一落地就拉到劇院投入工作」,力求將這齣「上海民生浮世繪」式的作品,更好地呈現在香港觀眾面前。
【滬港淵源深 滬語是展現當地文化橋樑】
事實上,上海與香港淵源頗深。上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即開始有大量上海人來到香港,他們在這裏經營工業、航運、金融,亦在這裏落地生根。飾演小毛的杜光禕透露,劇場的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嫁到香港30年的上海人,劇組到港第一天,她就用上海話和大家講「歡迎你們來」。杜光禕說,自己能在她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種對於土生土長故鄉的思念和情懷。
今次《繁花》(第一季)以滬語在港演出,保持了原作最重要的特色,卻也從某種程度上給香港觀眾設置了門檻。導演馬俊豐坦言,演出籌備之初也曾有過這方面的擔心,但來到香港後,大家聽到那些「糯糯」的粵語,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和這座城市的親切感。「我們之前在上海演出的時候,後台唱的都是華語歌,但現在來(香港)後,以杜光禕老師為主的演員們,都開始唱粵語歌。」
這種微妙的變化讓馬俊豐相信,用本地語言來描寫作品,是將這個城市更好地介紹給其他地區觀眾的一個方式。
飾演小毛娘的演員張芝華表示,從演員的角度,希望通過對人物細節的刻畫,將上海人生活的狀態和質感,展現給香港觀眾。「比如上海人的俚語是怎樣的,我飾演的小毛娘,是一個來自浦東的母親,那麼她所使用的語言,又是滬語下面的一個分支,這些都是很不一樣的。」張芝華說。
【老戲重排 新階段催生新體驗】
2018年首演至今,《繁花》(第一季)演出近60場,《繁花》(第二季)也從2021年起在內地上演,第三季也在籌劃中。按馬俊豐的說法,《繁花》是一個「舞台連續劇式」的作品。馬俊豐透露,自己也希望第二季可以盡快和香港觀眾見面,甚至我們馬上要開始第三季的製作,到時候可以一二三季一起作為一個超長的作品,來香港和觀眾見面。
今次來港演出第一季,對於馬俊豐和劇組的很多演員來說,是一個「老戲重排」的過程。談及對此有何新體驗,馬俊豐說,其實每一次排演的過程中,都會不斷地創新和改變,去從原作中「撈回」一些新的細節。「這次在香港演出,我們『撈回』了一場一開始就放棄掉的戲,但現在發現它的出現,可能會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也作為我們送給香港觀眾的一個禮物。」至於這場戲是什麼,則要觀眾自己到劇場去發現。
對於演員而言,每一次「老戲重排」都仿佛時光倒流。滬生的扮演者邵汶說,演這個戲的過程跨過五年,這五年間的人生經歷,讓我們的閱歷跟認知力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時再回去演18歲的人物,感知和理解都會不同。「可以說每一次重演,都是一次新的人生旅途。」邵汶說。
王雯那是《繁花》劇組的特例。她在第一季、第二季中,分別扮演姝華和春香兩個角色,她與小毛的人物關係也不盡相同。王雯那坦言,如今再去演繹姝華時,自己的人生狀態已經從一個單身的女孩,變成為人母、為人妻,這樣再去反觀最初排這部戲的初衷,是一種非常美妙的體會。
【「不響」的趣味與挑戰】
《繁花》的故事橫跨上海的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全書人物脈絡盤根錯節,故事呈現出片段化特征,更以多達1500個「不響」的留白自成一格。這樣的作品,要如何在舞台呈現中抓住觀眾呢?
馬俊豐認為,《繁花》的創作也為他個人的戲劇觀打開了一扇門,「戲劇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該有多重表達方式。比如『不響』這個詞,傳統意義上它可能是災難性的舞台靜默,但其實上海人最喜歡它,『不響』中包含着諸多文化信息。」那麼如何把這樣複雜、多元的內容,在舞台上呈現出來,馬俊豐認為,這是巨大的挑戰,也是有趣的嘗試。
(點新聞記者沐晚報道 視頻攝製:Sunny 剪輯:鄔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