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跳出「直選」思維桎梏 明確區議會首要使命
文/周傾芫
2019年修例風波時,反對派中別有用心的人借當時的社會氛圍,利用區議會相對單一的產生辦法,在區議會選舉中奪取17個區議會的控制權。反對派主導下,第六屆區議會以政治掛帥,背離了一直以來「為社區服務」的宗旨,但凡有利民生的地區建設和事務,都被肆意歪曲,放大為政治問題。當時部分區議員更漠視香港國安法,將區議會變成鼓吹黑暴、「港獨」主張的平台,公然爭奪特區政府的控制權,與基本法和《區議會條例》中列明區議會的職能相距甚遠。這些亂象叢生的情況,必須進行糾正。
今屆區議會任期將於年底屆滿,外界關注來屆區議會地位及組成方式。特首李家超25日表示,地區行政檢討已進入尾聲,並指出,區議會作為地區行政和諮詢的重要部分,值得保留,但日後區議會產生的辦法必須符合基本法賦予的定位和職能,有多種方式,並且將保留一定選舉成分,讓愛國愛港、有志服務地區的人士,可以透過多種管道參與區議會工作。他強調要將區議會去政治化及撥亂反正,從制度上防止顛倒黑白的亂象再在區議會發生,將區議會回歸做好「為社區服務」的宗旨。
社會各界紛紛表示,區議會必須「去政治化」,不能將民生事務政治化、民粹化,回歸為民服務的初心,讓社會可以繼續向前走。有政界人士相信,未來的區議會將由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以及委任的議員構成。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憂慮引入間選會令直選比例不高,從而導致未來的區議員服務民生的動力下降。民主黨主席羅健熙認為,若重回委任及間選制度,恐令市民表達意見空間減少。黃大仙區議員譚香文擔心區議會變得「清一色」,會待政府公布方案後再決定是否參選。
不少人認為這樣的擔心是多慮的。一方面,直選不一定就能保證所選舉出的議員能夠代表民意。深水埗區議員劉佩玉憶述各種亂象,如「藍絲與狗不能內進」、「紅酒事件」等,形容自己親眼目睹攬炒派利用區議會平台顛覆「一國兩制」,傷害民族感情。她期望區議會的本質能回歸設立的初心,協助特區政府加強地區行政和治理工作的成效,讓市民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從而提升管治威信。經民聯油尖旺地區顧問、旺角區居民協會主席黃建新表示,現屆各區區議會殘缺,除了因為一部分投機分子胡把「社區諮詢平台」亂作「政治秀舞台」,而當選後「潛水」、「走佬」的更大有人在,令不少街坊因為失去求助門路而感到不知所措。新舉措相信大可有效防止再次出現大批議席出缺,阻止那些輕易違背選民承諾、離棄社區坊眾、「拍屁鬆人」的機會主義者,再次走進會議室,搞亂香港。
另一方面,間接選舉和委任等直選以外的選舉方式同樣可以「為民請命」。立法會議員廖長江指出,通過委任產生區議員,能吸納豐富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的社會精英加入區議會,不僅可以豐富區議會的組成,更會令區議會有廣闊的政治光譜,並強化其職能,避免了過去有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選舉漏洞,即使毫無經驗但獲得足夠的選票亦成功當選,令區議會成為反中亂港的溫床。曾經擔任12年區議員的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梁美芬續稱,區議會的產生辦法不以直選議席多少作為衡量其認受性和代表性的標準。立法會議員陳勇亦指出,不應以直選議席多少衡量其認受性和代表性,最重要的是應該是均衡參與,區議會的產生辦法應該有利於吸納更多地區資深和專業人士參與地區事務,大家各司其職。觀塘區議會主席柯創盛表示,假設新的區議會組成方式恢復委任制,相信可以吸納更多專業人士及資深地區人士,令議會聲音更多元化。
除了關於區議員產生方式的討論外,也有人關心反對派會否參選。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區議會參選人應通過資格審查,以防有人利用區議會,阻礙政府施政或危害國家安全。他不排除現行處理行政長官選舉及立法會選舉的候選人資格審查委員會,同樣適用於區議會選舉。廖長江亦認為,參選人需經法定提名程式及國安審查,他強調,國安審查絕非政治審查,僅根據參選人過去的言行判斷其會否危害國家安全,參選人的政見並非考慮因素。但相信無論參選人政治派別如何,愛國愛港都是起碼的門檻與準線。
總之,直選未必是靈丹妙藥,間選與委任也未必不可以代表民聲。前車之鑒下,我們應跳出直選與否思維桎梏,明確下屆區議會的首要使命是撥亂反正,維護國家和香港的安全穩定。選出的議員能夠為民服務才是區議會職能最終的落腳點,全港市民亦都有一雙火眼金睛,去檢驗未來區議會改革的成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