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華服節今起舉行 穿漢服頌經典推孝悌文化
第十二屆國際華服節暨第十四屆夫子廟會於今明兩日(4月8、9日)在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行,不少文化團體組織在廟會設攤位,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只此青綠」中國歷史及漢服文化社禮樂部長吳毓坤表示,漢服社成立於2022年,團體由社會各界漢服及傳統漢文化愛好者組成,包括護士、文職人員、學生等。吳毓坤指,「只此青綠」漢服社成立以來,多次舉辦復原古代傳統節日的活動,例如早前在油麻地舉行復原「花朝節」的活動,冀藉此向社會大眾傳播優秀中華傳統文化,令漢文化得以傳承。
吳毓坤說:「大部分中國人都是漢族人,所以我真的很希望漢文化可以被重視起來,目前來說,香港的這種氛圍還不夠濃厚,希望政府可以多點舉辦類似活動,令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廣泛傳播。」
「只此青綠」漢服社的攤位上陳列各式精緻華麗的古代女子頭飾。吳毓坤介紹,這些飾品皆由社團成員手工製作而成,而古代女子在不同場合需要配戴不同的飾品,例如上年紀的女子會配戴印有「壽」字的頭飾,新娘子出嫁需要戴上特製的頭冠,大家閨秀則會在日常生活中配戴「步搖」;除此之外,頭飾亦可代表不同身份,例如可從點綴於飾品上的寶石,鳥類區分配戴者身分級別,如「鳳凰」飾品只供皇宮使用。
一款翠綠色頭飾在金碧輝煌的頭冠中特別顯眼,吳毓坤指,這款頭飾是仿古的「點翠」。傳統「點翠」是用珍貴的翠鳥羽毛製成,現時則使用鵝毛,再塗上特製顏料代替。
吳毓坤向記者展示他身上的服飾,他指,這是一套一比一還原明朝的「蟒服」,蟒紋與龍紋相似,區別在於龍為五爪,蟒為四爪,而蟒服的階級又是四大賜服當中最高的,僅次於皇帝的龍袍。他又向記者介紹腰上配戴的「禁步」,他指「禁步」除了有束腰作用,同時還能規範古人的步行姿勢,尤其是古代女子行走時,要慢條斯理,不讓「禁步」發出聲音。
書法工作坊攤位上掛着書法家吳小玲的作品,分別寫的是「孝」、「悌」、「忠」、「信」、「禮」、「義」等字,吳老師向記者介紹,她希望通過書法向大眾傳播中華傳統優秀道德觀念,她說,「我們不能忘本。」吳老師表示,書法是一項非常養生的活動,如今生活節奏太快,都市人不妨在空閒時間慢下來,練練書法,修養身心,同時,也希望中華傳統書法文化能成為更多人的興趣愛好。
「民以食為天」,有攤位舉行「筷子」文化傳播活動,參與者可用筷子夾起波珠,回憶剛學用筷,父母教導餐飲禮儀時的情景。負責人潘先生表示,希望藉「天地雙合」而成的筷子,推廣中華優良孝悌文化,令參與者懷緬父母養育之恩,感恩天地自然恩賜的豐富物質。
(點新聞記者嚴璐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