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會晤馬克龍及馮德萊恩 傳遞哪些重要信息?

繼上月底會見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之後,習近平主席這周與來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談會見。其中,既有雙邊會談,也有三方會晤,既有在京活動,也有京外行程,傳遞了豐富信息。

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美聯社資料圖)

「經得起考驗的友誼才是真正的友誼」

4月6日下午,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一場闊別3年的室外歡迎儀式,迎接一位遠道而來的歐洲貴賓。

習近平主席為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儀式,歡迎他再次來華訪問。

當天,歡迎儀式在這裏舉行。(央視新聞圖片)

這既是中國對外交流全面重啟、全國兩會成功召開後,歐洲國家元首首次訪華,也是新冠疫情3年多以來,歡迎儀式首次恢復在室外舉行。

2023年4月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馬克龍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

這也是馬克龍就任法國總統以來第3次訪華。2018年1月,馬克龍在就職幾個月後就啟程訪華,是當年第一位訪華的外國元首,也是中共十九大後到訪中國的第一位歐洲國家元首。

當年,在愛麗舍宮舉辦的春節招待會上,馬克龍表示,將在任期內每年至少訪問一次中國。2019年11月,他再次展開中國之行。

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馬克龍每次訪華都走訪了北京之外的城市:2018年到訪西安、2019年到訪上海、今年這次則是到訪了廣州。他也成為首位訪問廣東的在任法國總統。

4月7日,中法兩國元首非正式會晤在廣州松園舉行。(央視新聞圖片)

4月7日下午,繼前一天在北京舉行會談後,兩國領導人在廣州舉行了非正式會晤。

依山傍水的廣州松園裏,綠樹成蔭,習主席和馬克龍漫步園內,品味中華文化,暢聊中法友誼。

中法兩國元首在這裏再次會面。(央視新聞圖片)

2019年訪問法國時,習主席曾說,中法友誼深厚,中法關係每天都在進步。

疫情發生後,兩國元首保持了高密度、高質量的溝通。僅2020年,雙方就5次通話。

在此訪中,馬克龍感慨地說,經得起考驗的友誼才是真正的友誼。

松園春景。(央視新聞圖片)

堅持這個大方向:「穩定、互惠、開拓、向上」

4月6日下午,習近平主席同馬克龍總統舉行會談時強調,「堅持穩定、互惠、開拓、向上的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大方向」,為中法兩國關係發展把舵定向。

在幾個關鍵詞當中,首先就是「穩定性」。

習主席說,穩定性是中法關係的突出特徵和寶貴財富,值得雙方精心呵護。

習主席和馬克龍在這裏握手合影。(央視新聞圖片)

中法關係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可以數出許多的「第一個」:法國是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國,也是第一個同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和機制性戰略對話的西方大國。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開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國家,第一個同中國開闢直航航線的西方國家,等等。

維護穩定,是中法兩國的歷史責任。馬克龍表示,法國不會選邊站隊,而是主張團結合作,大國關係保持穩定。

中法兩國元首舉行會談前的會場。(央視新聞圖片)

互惠、合作,也是重要關鍵詞。

4月6日的會談結束之後,兩國元首共同見證簽署多項雙邊合作文件,包括農業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續發展、文化等領域。

企業家,是推動互惠合作的中堅力量。五年前馬克龍訪華時,兩國元首共同會見了出席中法企業家委員會首次會議的企業家代表。今年這次訪問期間,兩國元首又共同出席了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式並致辭。

中法兩國元首在這裏共同出席了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閉幕式並致辭。(央視新聞圖片)

習主席在致辭時說,當前,中國經濟社會活力充分釋放,中法、中歐各領域對話合作全面激活,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加強合作,共創美好未來。馬克龍告訴習主席,我此次率龐大代表團訪華,就是希望同中方加強合作,促進人文交流。

中法兩國元首在這裏共同見證簽署多項雙邊合作文件,並共同會見了記者。(央視新聞圖片)

發展中法關係,需要登高望遠、開拓向上。

2014年,中法兩國建交50周年之際,習主席將中法建交精神概括為「獨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遠矚、互利共贏」。

在4月6日的致辭中,習主席指出,這一精神引領中法關係始終走在中國與西方大國關係前列。明年,我們將迎來中法建交60周年。面對動盪不安的國際形勢,面對後疫情時代的風險挑戰,我們更應堅持和發揚中法建交精神,推動中法關係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現場等待中法兩國元首共同會見的中外記者。(央視新聞圖片)

2019年3月,習主席在訪問法國之際曾經說,「中法攜手能夠改變世界,這一點在過去55年已經得到多次驗證。」面向未來,這一點依然會得到驗證。

中歐要做可信可靠的合作夥伴

就在馬克龍來華訪問的同一天,另一位歐洲政要——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抵達北京。這是她2019年任職以來首次訪華。

4月6日下午,習近平主席會見了馮德萊恩,並同她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一起舉行了中法歐三方會晤。

習主席和馮德萊恩在這裏握手合影。(央視新聞圖片)

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中歐關係關乎雙方福祉,關乎全球穩定和繁榮。

在會見馮德萊恩時,習主席強調,中歐雙方要加強溝通,建立正確的相互認知,避免誤解誤判。中歐要聚焦合作,互利共贏,支持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就經貿合作中的問題深入對話溝通,通過協商達成雙方均可接受的安排。

中歐會見前的現場。(央視新聞圖片)

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周年。

對於中歐關係,習主席強調,要增強中歐關係的穩定性。中歐關係不針對、不依附、不受制於第三方。雙方應該求同存異,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借鑒、相互促進。

他說,中方願同歐方以今年中國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周年為契機,全面重啟交流對話,穩固中歐友好合作主基調。

當天,中法歐三方會晤在這裏舉行。(央視新聞圖片)

在中法歐三方會晤中,馮德萊恩表示,歐中進行坦誠和建設性的對話,保持歐中關係持續發展,對歐洲的和平穩定至關重要。馬克龍表示,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需要歐中雙方以相互尊重和坦誠謙遜的態度加強對話交流。

當天,中法歐三方會晤在這裏舉行。(央視新聞圖片)

在會晤中,三位領導人都表達了對「脫鉤斷鏈」的態度。

習主席說,中歐要共同維護世界穩定和繁榮,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反對「脫鉤斷鏈」。

馮德萊恩表示,同中國「脫鉤」不符合歐方利益,不是歐盟的戰略選擇,歐盟獨立自主地決定對華政策。馬克龍表示,雙方應共同努力,不掉入「脫鉤斷鏈」的陷阱。

去年12月1日,習主席在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時曾說,「國際形勢越動盪,全球挑戰越突出,中歐關係的世界意義就越凸顯。」實踐也將證明,中歐合作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大事。

政治解決是唯一正確出路

在此訪中,習近平主席同兩位歐洲政要就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烏克蘭危機,是其中一個重要話題。

2023年4月6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新華社)

4月6日下午,在同馬克龍會談時,習主席強調,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立場一以貫之、清晰明確,核心就是勸和促談、政治解決。化解危機沒有靈丹妙藥,需要各方從自身做起,通過積累互信創造止戰和談條件。

馬克龍讚賞中方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發揮的重要作用,表示法方主張重啟政治談判,以外交手段解決危機。

4月7日,在廣州,兩國元首再次談到烏克蘭危機。習主席指出,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絕不從私利出發處理問題,而是始終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歡迎法方就政治解決危機提出具體方案,中方願予以支持,也願發揮建設性作用。

馬克龍表示,法方高度重視中方的國際影響力,願同中方密切溝通合作,為推動盡快政治解決危機作出共同努力。

中法兩國元首在這裏再次會面。(央視新聞圖片)

在4月6日的中法歐三方會晤中,三位領導人也就烏克蘭危機交換了意見。

習主席強調,烏克蘭危機不是中歐之間的問題。中方將繼續為勸和促談發揮積極作用,支持歐方從自身根本和長遠利益出發,提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思路和方案。

馮德萊恩和馬克龍表示,歐方讚賞中方為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所做努力,期待中方發揮更加重要作用,願同中方合作,找到勸和促談的辦法。

陽光灑滿松園。(央視新聞圖片)

2014年4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發表演講時說,「中國願意同歐盟一道,讓和平的陽光驅走戰爭的陰霾,讓繁榮的篝火溫暖世界經濟的春寒,促進全人類走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

動盪變革期,三年抗疫路,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走得很不容易。後疫情時代,按下重啟鍵,我們更應該珍視和平的陽光與繁榮的篝火,攜手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報道:

(有片)中法元首廣州非正式會晤 臨水而坐觀景品茗縱論古今

習近平同馬克龍共同見記者 一致同意盡快重啟立法機構軍隊等實體交往

(有片)習近平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

馬克龍訪穗與中國青年交流 法國學者:期待中法青年更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