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公民科內地考察首團|穗港學生同堂上課 兩種校服一樣默契
4月3日,香港首個高中公民科內地考察團啟程,前往廣州和深圳進行兩日考察。首站來到廣州執信中學(天河校區)。首發團所坐的大巴剛抵達,「鏘咚鏘」的響亮鑼鼓聲和生猛的醒獅表演,讓陸續下大巴的同學「醒神」過來,「哇」的一聲紛紛掏出手機拍照。「沒想到會有一場舞獅在第一站等我們,真的很熱情。」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的程同學笑着告訴記者。
據悉,香港公民科內地考察首發團由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帶隊,250名香港高中師生參加。根據安排,2023年4月初至8月約有4.5萬名香港公民科學生赴內地考察,涉及22條線路約460餘個團組,全部在廣東省內。
在首發團啟動儀式上,有廣州同學仔舉着「穗港一家親」「廣州歡迎你」的心形牌迎接港生,場面溫馨。儀式後,考察團學生雀躍着奔赴不同教室,齊齊上課。在去教室上科學課的路上,漢華中學中五李同學心情很興奮,不時和身邊的同學聊天。「其實我之前來過內地幾次,但這種正式的交流團還是第一次。能夠成為首發團的其中一人,感覺很期待,也會希望回去和其他同學分享這次的感受。」李同學說,來之前已經做過相關功課,查詢了每個考察點的資料,最讓他感興趣的是前海青年夢工場。「創業故事就聽得多,但從來都未親眼見過,所以就特別關注夢工場,希望以後自己也能多一個選擇。」
首站的交流活動分為六組,250名師生將分別參加音樂課、有關航模的科技課、做木工的勞動教育實踐課、生物顯微鏡觀察實驗科學主題活動、扇面畫的美術課、關於河流專題的地理課。
在科技教室裏,兩組學生並肩而坐。老師一上堂就送給香港學生一份日曆「小禮物」。每個人桌前都擺放了一個木製魔方,要拆解開來難度卻不小。廣州和香港學生雖然穿着不同校服,但都不約而同地齊齊凝神拆解一組木方塊。不同桌上都開始吱吱喳喳熱鬧地討論,有先解出來的香港學生,主動幫助對面廣州的學生,也有先完成一步的廣州學生從座位上站起來,俯身幫對面的港生解難。
在地理課教室,香港和廣州的學生更需要互相合作,完成一個關於珠江流域的木質拼圖和立體地圖。廣州執信中學高一的金同學告訴點新聞記者,「我們共同完成了流水地貌堆積模型,他們(港生)很熱情,合作時大家都互相出主意,一起參與制作。」對香港同學仔的評價,廣州學生李同學就給了兩個關鍵詞:「熱情」「主意多多」。金同學則說,希望以後也有更多交流,大家可以互相學習。
在美術課上,香港和廣州的同學則學習扇面畫,主題是畫荷花。考察團的張同學舉起和同學畫的水墨畫看了又看,特別高興。在老師提到畫作完成後可以蓋印章時,又跑上台蓋印,特別滿足。「水墨畫是中國傳統藝術,用毛筆和墨水作畫的過程很享受,最後又有成品,我會帶回去和同學分享。」
這是漢華中學中五學生鄭同學第一次來廣州,乘搭高鐵沿途一路看風景,他覺得廣州「環境幾好」。「作為考察團成員,我最想了解大灣區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機遇,畢業之後是否可以上來闖一闖。這兩天的行程非常豐富,我會好好記下來,也會和其他還沒來的同學分享。」
課程完畢,點新聞記者在餐廳重遇鄭同學,發現他已經和廣州執信中學的學生坐在一枱,邊吃飯邊聊天。吃一口雞腿飯,鄭同學和廣州同學仔講解在香港午餐通常有什麼,廣州學生分享內地快捷便利的外賣APP,大家都聊得很開心。他主動讓記者為他和廣州同學拍照,留作紀念。
即將結束第一站參觀行程,兩地學生在餐廳裏一起拍合照,留作紀念。有些喊着其他同學幫忙和廣州同學合照,不時「凹」出各種造型,考察團洋溢着青春活力。
陳家祠是現存規模最大的廣府傳統建築之一,以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於世。陳家祠建築本身就融合磚雕、石雕、木雕、灰塑等嶺南百藝精品藝術,香港學生聽着介紹和指引,穿過筆直秀美的連廊、抬頭是屋頂瓦脊上造型各異的雕塑,低頭是花紋複雜的青磚,每走一步都讚嘆不已。
下午在陳家祠和永慶坊走訪,學生也齊齊拍照。隨後考察團來到了廣州西關騎樓街中的永慶坊。老街民居、沿街騎樓裏藏身一座座民國大宅,過去廣州粵劇的武打行館、八和會館也位列其間。
根據行程,考察團4月4日上午將參觀廣州南沙企業,下午參觀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和深圳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最後乘旅遊車經深圳灣口岸返回學校。
(點新聞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
(有片)公民科內地考察首團|穗港學生同堂上課 穗生:港生熱情主意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