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推動粵港師生交流考察 每年預留10萬名額
3月10日,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結束大灣區內地考察後接受點新聞採訪時表示,4月至暑期,將有超過4萬名公民科學生到大灣區內地考察。目前,正與廣東之外多省多部門協商,公民科內地考察活動的外省之行安排,將在暑期後確定。目前,正推動港生到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考察,包括公民科內地考察活動和「同根同心」系列活動在內,每年預留10萬名規模的香港學生到內地交流實踐。
蔡若蓮此次到大灣區內地多所港澳子弟學校參觀考察,了解同學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她指,看到學校條件非常好,同學們都很享受在內地的學習生活。據她了解,港生在內地課程學習與香港銜接得很好,他們也都會回港參加文憑考試。接下來,粵港兩地將加強互動,會出台很多配套措施,支持港生在大灣區學習、升學。
她透露,接下來,香港也會考慮大灣區內地人才去香港發展,教育部門也會適時開通內地課程。根據初步情況,相關工作會在天水圍率先開展,內地課程最遲在2027年開設。
對於大灣區內地與香港的教育合作,蔡若蓮表示,潛力和空間很大。比如,香港有5所世界百強高校,大灣區內地的中山大學等高校,也做得非常不錯,不同學校都在考慮落地合作項目,教育局也會積極推動相關工作,更好實現粵港教育優勢互補。
蔡若蓮指,中小學層面的合作,除了粵港姊妹學校和港人子弟學校範疇內,其實兩地學生可以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比如,疫情期間,兩地學生線上開展文藝表演、文化交流。未來,也可以在教學方面做更多交流合作,比如同一個課題,兩地以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切磋交流,這是一個很值得試點的工作。此次考察活動期間,有不少校長也提出,體藝、語文、口語等方面,可以舉行更多比賽和表演,讓同學們互相交流。
蔡若蓮還提出,當前,學生層面的交流合作日趨增多,教師隊伍也有很大空間。比如,新入職老師,3年內要到內地交流;準備晉升的教師,也要到內地進修。
(點新聞記者敖敏輝報道)
更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