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論道|致香港旅遊服務業:每一次危機過後都應有所反省和不同

文/導祖

過去的三年,對香港旅遊服務業無疑是場危機,訪港人數、人次以及相應的收入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大幅下滑,波及的行業包括旅遊零售、餐飲、酒店、運輸(包括航空和水陸運輸)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如景區等。旅遊服務業對香港GDP的貢獻不算大(根據特區政府2022年底統計月刊,按同口徑對比疫情前2016年佔比為4.7%,遠遠低於金融服務業的17.7%),但卻可以消化大量的本地就業人口(2016年就業人數佔比為6.9%,高於金融服務業的6.7%)。在三年疫情防控期間,旅遊業的萎縮遠超其他三大主要支柱行業(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其中GDP佔比由2016年的4.7%下滑到2021年的0.1%,就業人數佔比由6.9%下滑到0.6%,受影響行業可以用「團滅」來形容。

基於民生考慮,特區政府在此期間也不遺餘力地予以救助,以第七輪救助計劃為例,共有約1530間旅行社,17570名相關就業人員(包括導遊領隊等)和3310名旅遊巴士司機領取了2.64億港元的現金補貼,兩年行業救助金額累計達到38億元,但這些始終屬於杯水車薪,因此,疫情防控措施解除,要素流動正常化對其他行業的促進作用自不待言,對旅遊業這種瀕臨絕境的行業刺激作用更是立竿見影。近期,特區政府更推出贈送50萬張機票等大規模的優惠措施,旅遊發展局製作了大量的宣傳影片,李家超特首也親錄視頻推廣,以期中外人流重返香港這個亞洲國際都會。導祖期望的是,本港的旅遊服務業乃至整體服務業,都應在這次危機後有所反省和不同,才能對得住特首的一片殷切苦心。

沒有對危機進行反省和據此做到改善不同,危機只能成為痛苦的簡單經歷而無法凝練成經驗教訓(經驗必須經歷後體驗才可形成),之後好了傷疤忘了疼,危機解除後沒有提升,這樣當下一次危機來臨時經歷會更加痛苦。各國金融主管部門就是吸取了過去歷次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教訓,才能在處理當今面臨的重大問題和危機時沉着應對,履險過關。而曾蔭權政府受惠於自由行使香港經濟復甦後貪戀現狀,荒廢了董建華先生在亞洲金融危機時制訂的創科綱領,使香港整整錯過了10年科技高速發展期。本港的旅遊政策制訂者,監管者和服務業者應該認識到,旅遊業的萎縮並不完全是疫情的影響,而是從2018年就開始見頂的,並認真思考幾個問題:(1)吸引的目標客戶畫像是怎樣的?是過往未到港人士,長大後的新消費人群,還是回頭客?(2)商務旅遊和休閒旅遊的動力是不同的,商務旅遊更多受行業商務活動影響,政府推動的促進措施應有所不同;(3)如何吸引目標客戶?在旅遊業的產品和服務素質上,哪些是既有優勢?哪些是新增優勢?(4)過往在產品和服務素質(包括服務流程,支持手段)上,有哪些不足,是否已經彌補?導祖謹提出幾點供相關朋友思考。

首要的是市民友善度,以及市民和旅遊者的良性互動。應該說,經過這幾年的治理,香港社會氣氛已較2019年前的戾氣日重大為緩和,而深港出入境管理部門對旅遊者擁擠、搶購帶來的問題也進行了控制,但是社會面仍然隱藏着一些不確定因素人士,必須採取措施預防可能的衝突,並針對可能的衝突做好應對預案。

其次是整體的服務意識,這影響到服務流程的設計、服務態度和相關的一系列服務要素。雖然多數遊客在香港留下了美好回憶,但也有為數不少的旅遊者在疫情前的後幾年遭遇了不愉快,其中包括了宰客,不禮貌應對和投訴無反饋等。導祖看來,這方面並沒有得到明顯的有意識加強,相比內地城市不斷提高的服務意識,本港某些服務業的平均意識水平只能謂「差強人意」。每一個服務業者都應該反省,是否真的把客戶視為「衣食父母」而不是「錢多人傻」?是否對客戶投訴(絕大多數客戶都不是故意為之)保持認真對待,嚴肅跟進處理而不是躺平「你能耐我何」的心態?上司對下屬是否有足夠的約束?各旅遊服務業(不限於旅行社)監管部門和自律協會要加強日常培訓,出台具體的規管措施和客戶服務及投訴跟進指引流程,提高服務意識。

政府服務部門和信訪部門要做出表率,梳理下每個聯絡電話都有專人及時接聽?每種聯絡方式都有人在上班時間當班?回覆的態度是否積極主動關切?是否認真跟進解決實際問題?「信訪辦」是否「必須寫信過去才會處理問題的單位」?

在建立良性互動和提高服務意識後,其他問題相信將迎刃而解,譬如揉着紙鈔,揣着沉重硬幣支付的場景會越來越少,重複的預約和排隊流程會大幅精簡,的士司機也不會白天不過海晚上必過海。

香港歡迎您,希望給每位客人帶來愉快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