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新語|逆轉人生觀 青年如何實踐項飚方法論?

文/林樂

香港青年協會日前以隨機抽樣的方式,訪問了531名介乎15至39歲的青年,發現本港青年較疫前變得消極。在過去的一年只有73.1%受訪青年認為自己有用,較2017年的92.3%為低,同時有25.3%受訪青年認為自己的人生觀是消極。在疫情下,內地的年輕人也同樣有着人生觀趨向消極的改變。究竟年輕人應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共同焦慮,從而將這種消極的人生觀逆轉呢?

視「自己」為方法而非主體 更能看清世界作客觀分析

前牛津大學人類學教授項飚,在2020年出版了《把自己作為方法》的對話文集,引起了內地青年的廣泛關注。書中提到要解決生活中的許多苦惱,首要之道是要把自己作為方法,把具體的個人經驗問題化,當中的關鍵是把挫折轉化為營養。項教授同時坦言,即使把自己作為方法,也不能夠立即解決到自己的問題,因為把自己作為方法的前提,是要對周遭的社會及身處的世界先感興趣、繼而觀察,然後再分析。這些問題可能是涉及個人的焦慮,又或是學習及工作上遇到的問題。但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要時刻提醒「自己」是方法,而不是主體,正是因為保持着這段距離,才能真正看得見這個世界,作為客觀的分析、理解及思考。

優先「自己」解決問題 結果往往喜出望外

以學生最常遇到學業問題為例,不少學生都感到被功課及考試壓到透不過氣來,其中一個原因是只懂以自己為中心,將自己的分數及成績看得太重。若在瀕臨鑽牛角尖時能及時抽離,把「自己」當作是奪得理想成績的方法,在舒緩壓力之餘,更能取得滿意的果效。既然把「自己」當作是方法,便先要認清這個方法的利弊。例如擅於強記硬背的「自己」很容易造成不求甚解,那麼要改善這個「自己」便要在背誦前將理論釐清。相反,講求理解的「自己」在回答問題時記憶不夠牢固,便很容易太倚賴自由發揮而遺漏了得分的關鍵辭彙,故此在以後便要提醒「自己」在試前要透過背誦加深記憶。有別於將「自己」放在中心,往往將分數的高低而耿耿於懷;把「自己」作為方法只在乎如何優化這個「自己」去解決問題,得出來的分數更會喜出望外。

規則改變頃刻成輸家 認清環境率先調整「自己」

「把自己作為方法」,其實是通過回望自己的成長,進一步認識到出身、階層、學習環境,以至處身的年代,對塑造一個人精神的影響。通過對「自我」的分析,揭示出原來附着在「自己」的歷史脈絡和社會關係,並進一步將這個概念從利己主義的泥淖中解救出來。在這個「成人講回報、少年求分數」的爭名逐利年代,原有的判斷及分析能力已被磨滅得只計較個人得失,而將自己跟家庭、社會以至國家及世界的關係置若罔聞。再以學習為例,學校仍有不少只側重分數的「學霸」,關注點只擺放在哪些知識點能提升他們在文憑試的活動,透過什麼途徑能增加入讀心儀學系的機會。殊不知文憑試抑或大學聯招制度,都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及政府的決策密不可分。眼中只有「自己」的很容易便會因遊戲規則的改變頃刻變成輸家,但若能把「自己」作為方法,便能較易認清各項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自己」,在遊戲規則改變時較別人率先對「自己」作出調整。

「要在自己的身上去克服時代。」尼采一句令人振聾發聵的話,令處於洪流中的我們,醒覺要不斷增加對周遭環境的認識,才能漸漸明白「自我」並不是目的,反而是一種探究世界的方法,從而助我們跳脫出時代賦予的壓力和痛苦,並能活得自在。各位同學何不從今天起,把「自己」作為方法,說不定會對你的學習生涯甚至以後的人生有另一番領悟。

(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研究部總監)

註:本文為獨家刊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