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生活|什麼是認知障礙症(失智症)?(一)

社署曾推公眾教育活動加強市民認識認知障礙症。(政府新聞處資料圖)

文/彭俊耀

記得以前流行過一句保險廣告對白:「最鋒利既刀都會有生銹既一日,何況係人?」。隨着年齡漸長就少不免開始會記錯時間,或者去錯地方,認錯了人,忘記要辦的事情。但假如回家路上發覺街景很陌生(不是行錯路),周日跑去銀行櫃枱存款,經過超市買了瓶蜂蜜,之後卻發現前天才買了兩瓶,問題日復日地重複出現,就不是記性差那麼簡單。

人口老化本來是老生常談,發展到今日已變成香港和世界各地共同面對的課題。年齡結構的轉變除了帶來社會就資源分配的討論,也帶起民眾對個人健康和社會醫療支援的關注。人口老化為社會帶來的醫療需求,自然是身體和腦部相關的退化病症。醫學上雖然仍未能完善地消除或預防退化(退化本來是自然的事),但已有大量研究着力於如何延遲退化年齡和幅度,透過教育大眾保持健康的體格和飲食習慣,希望能夠更長時間地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減低退化症為生活帶來的影響。

「認知障礙症」患者記憶和行動都遇上難關

世界衞生組織對於「痴呆症/認知障礙症/失智症」(Dementia)的定義是個人認知能力上,比自然衰退的幅度明顯嚴重的一種綜合病症稱呼,它主要體現在記憶、認知、行為和日常活動能力的退化。根據世衞組織2015年的報告顯示,全球大約有4700萬宗失智症個案,估計到了2030年將會增至7500萬人。患者集中於老年人身上,但也有9%病例在65歲前已開始出現症狀,被認為是遺傳有關,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病人初期多數會出現認知障礙,隨着病情加深會逐漸影響到身體活動機能。

失智症有以下幾種疾病:

  • 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被視為由自然老化發展至失智症的過渡階段,患者的活動能力,思考和記憶力跟正常無異,甚至工作能力和自理方面全無問題,但在處理較複雜的事情時(會計、組織、邏輯推理甚至閱讀理解等)會感到吃力。
  •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由德國精神病學家Alois Alzheimer發現而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佔全球認知障礙症病例60-70%。通常是大腦內負責處理記憶的海馬迴(英語:Hippocampus,跟分類學上的海龍科海馬屬Hippocampus同字,器官形狀像隻海馬而得名)是最先受損並導致記憶力衰退、辨認方向和三維空間定位處理時皆感到困難,後期生活難以自理,需要旁人長期照顧。前中文大學校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有「光纖之父」之稱的物理學家高錕教授晚年時曾罹患此症,可見失智症跟智商無關。
  • 血管性痴呆症(Vascular dementia),是香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的常見病種,病因是心血管疾病令到腦部供血不足,導致腦細胞組織壞死,直接影響個人的認知、記憶、言行。
  • 路易體癡呆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患者出現認知退化、幻覺、手震、行動緩慢、走路失平衡等柏金遜病的徵狀。荷里活著名影星羅賓威廉斯生前曾受到此症的困擾。
  • 顳葉痴呆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較為少見,患者腦部的額葉及顳葉侵害受損,初期會出現性格突變,行為變得偏執甚至怪異,往後出現語言障礙等退化症狀。

總括來說,有以下三大類病徵的人士應盡快找醫生檢查:

  1. 自理障礙:日常生活如洗涮、沖涼沒有問題,但遇到例如使用家庭電器(要跟着說明書步驟做)、煮食時忘記開火或關爐等就會出現困難。
  2. 認知障礙:包括了學習和聆聽、記憶和思考、語言表達、即時反應、時間觀念、方向感、理解和執行等多方面的表現出現顯著下滑跡象。難於辨認物件、道路和人物,最常見是迷路、忘記身邊的人和事。
  3. 心理障礙:出現躁狂、幻覺、妄想、抑鬱甚至訴諸暴力。常見的會妄想別人加害於自己,也會幻想見到已逝去的親人。

失智症真的無藥可醫?

部分有明顯病因造成的失智症,比如因中樞神經受病毒感染(神經性梅毒、愛滋病)、身體缺乏特定營養(血糖、葉酸、維他命B12等)、新陳代謝異常等等,在病情受控制之後皆有機會康復。但遇上如阿茲海默症等源頭不明的退化問題,醫學上暫時也沒有藥物能夠有效根治和延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剛於去年批准了醫院使用新藥阿杜卡奴單抗(Aducanumab)投入醫治阿茲海默症,這也是自2003年以來的首次,但據了解也只能緩延認知能力的下降速度,不是根治病症的藥物。而路易體癡呆症病人身體會對治療幻覺的精神科藥物抗拒,服用後會出現肌肉張力異常和肢體僵硬等幅作用。因此到目前為止醫學上對認知障礙症的處理方法,還得在病人(尤其是長者)於潛伏期(出現輕度認知障礙病徵)或發病初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

(未完待續……)

(作者為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學關節舒整法物理治療理學碩士)

更多閱讀:

點生活丨都市人難逃高血壓 做運動可否預防?(上)

點生活丨都市人難逃高血壓 做運動可否預防?(下)

點生活丨三階段心臟復康運動推介 決心耐性最關鍵

點生活丨心臟復康運動治療興起 同普通健身有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