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  | 反華走狗確實不好當

文/黎岩

以史為借鑒,可以知替代可以知興衰,也可以把握未來。

在中日邦交50年之際,中日兩國恢復正常邦交關係的曲折歷史,對於今時今日的中日關係東亞局勢乃至全球日趨緊張的發展格局,確實具有引人反思的現實意義。

話說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抵達北京,拉開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談判的序幕。在中日雙方會談的過程中,田中角榮對過去的侵略歷史表示遺憾,並首先表態說:「過去的歷史不能重演了,今後日中兩國人民要世代友好相處。」雖然田中的表態為談判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但隨後在歡迎晚宴上的致辭,卻引致中方的強烈不滿。

田中角榮在晚宴致辭中輕描淡寫地表示:「過去幾十年之間,中日關係經歷了不幸的過程。其間,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麻煩,我對此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把侵略說成是「添了很大麻煩」,這也正是戰後70年來日本官民自始至終缺乏反省侵略戰爭的真實寫照。

在第二輪談判中,周恩來總理開宗明義地正告田中:「田中首相對過去的不幸的過程感到遺憾,並表示了深深的反省,這是我們能夠接受的。但是,『添了很大的麻煩』這一句話,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的反感,中國被侵略遭受巨大損害,絕不可以說是『添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在田中角榮訪華期間,毛澤東主席在接見田中時,贈送了他一套《楚辭集注》。毛澤東為什麼要送這樣一份特殊的禮物呢?其中究竟蘊含什麼樣的政治含義呢?眾所周知,《楚辭》是屈原所創,而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毛澤東送上這份禮物,是在提示日本文化的根在中國,並告訴田中,中國人將祖國安危國家主權看得比個人得失更重,寧願捨棄生命也要保衛祖國和平。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的今天,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政治軍事盟友,日本政府積極配合美國,構建排除甚至試圖脫鉤中國的技術聯盟和供應鏈聯盟的政策,意圖遏制打壓中國的和平崛起,削弱中國持續高速發展形成的強大競爭力。

2021年4月,日美首腦發表聯合聲明,稱兩國將深化在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人工智慧、量子科學及民用航空等領域的研發合作,並加強包括半導體在內的供應鏈合作。經過一年磨合,2022年5月11日,在拜登訪日前夕,日本國會通過了《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5月23日,拜登訪日期間與受首相岸田文雄正式簽訂了《美日競爭力與韌性的夥伴關係》,內容包括競爭力與創新、網絡安全建設、印太地區合作、科學技術合作、航太合作、國際標準化合作、加強出口管制、加強供應鏈韌性等方面,雙方旨在就如何應對所謂的「中國衝擊國際秩序」,着手制訂明顯針對中國發展的戰略框架。

美國為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對中國崛起的無所不用其極的遏制,決定了亞洲局勢將以中美二元戰略博弈為核心,從而決定了面對中國崛起而感到競爭壓力的日本當局無可奈何的選邊站。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英國首相辛偉誠今年1月11日在倫敦簽署一項「意義重大」的新防務協定——互惠准入協定,允許兩國規劃和開展更大規模、更復雜的軍事演習,並相互部署軍隊,日本與澳洲也有類似協議。此外,日本正在與英國合作共同開發下一代戰鬥機,標誌着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首次在美國之外開展重大工業防禦合作。種種跡象顯示,日本當局正在扭轉戰後自衛防務政策,配合美國,打正旗號發酵其在美國主導下,主動參與全球事務的勃勃野心。日本和英國軍事合作的加深,意味着日本可能最終會加入澳洲、英國和美國三邊聯盟的AUKUS集團。

日本當局的種種所為,顯然是面對日漸和平崛起的中國的強大競爭壓力,作為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嚴重缺乏自信的直接表現。長期以來,日本以其強大的產業製造能力,雄踞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雖然美國為自身的利益,緊緊拿捏日本的三吋,完全把日本綁在美國打壓中國發展的戰車上。但更多的還是,日本社會對侵華戰爭給中華民族造成持久創傷而產生的負罪感,由此產生的惶恐不安的被報復恐懼,因此,需要緊緊抱着美國的大腿,把美國當做是自己的護身符,用卑躬屈膝的奴顏姿態,討得美國主子的歡心。亦因此,心甘情願地做美國的反華走狗,便成了日本當局的絕佳選擇。其實,美國的反華走狗並不好當,日本30年來的發展滯賬完全是拜美國所賜,日本人迄今在美國面前只能卑躬屈膝點頭哈腰,美國大兵迄今仍然在日本國土橫行無阻。

日本歷屆政府奉行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台海政策,無非是擔心中國統一及強盛,將會報復性扼緊日本的太平洋經濟動脈,令到八成能源需要進口的日本受制於中國。反過來講,中國統一的強烈願望與必然趨勢不容挑戰,更加不容日本染指。日本若果輕舉妄動,隨時會招致為國家統一而不惜一切代價的中國不排除任何手段的強力報復,相信地域狹窄的日本島國將難以承受,屆時,日本將面臨再次滅國的危險。內地公知胡錫進早前即放話,中國可以對某個屢屢幫着美國挑釁中國,而且踩了中國底線的「美國走狗」痛揍一頓,殺雞儆猴!

日本為何迄今對俄羅斯畢恭畢敬,那是二戰結束時蘇聯人對日本人的狠勁迄今還在令日本人為之膽寒。相反,信奉以德報怨的中華民族,在二戰日本戰敗後,居然護送日本侵略軍回國,放棄對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賠償要求,結果換來的卻是今天日本對中國的倨傲不恭不以為然。

其實,就連一貫主張打壓中國發展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琦,於2021年10月4日亦曾坦率承認,「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停止彼此之間的貿易是不現實的。美國將努力在不同的基礎上與中國『重新連接』,而不是『脫鉤』」。至於與中國長年保持最大貿易進出口國地位的日本,要想與中國脫鉤又談何容易。據統計,2021年,中日貨物貿易總額達到3,71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連續13年成為日本最大貿易夥伴國,日本又如何肯捨棄中國這個大市場呢?失去了中國大市場,日本還有出路與未來嗎?

日本當局若果能夠以理智明智的對策,處理中日關係,像新加坡一樣,在大國博弈中左右逢源,既可維護自身利益,謀得實惠,又可以游刃有餘地拉抬自己國家的國際地位。否則,只能如同烏克蘭的澤連斯基,一意孤行,甘當美歐反俄棋子,懷抱炮仗難入眠,讓數千萬國民忍饑挨餓,忍受妻離子散的戰爭之痛苦,此絕非上上之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