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新語|通關為香港教育發展帶來新機遇
文/李曉迎
1月8日香港與內地終於免隔離通關了,很多市民在通關當日帶着興奮、激動的心情前往內地。雖然現時不能無限額的進行兩地流動,但行政長官李家超已經承諾會積極與廣東省和深圳市溝通,相信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必如特首所言會早日實現。
也許有市民會問,兩地通關與教育界有何關係?就目前而言,至少有兩個教育議題與通關息息相關,首先是跨境生問題;其次是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簡稱公民科)」的內地考察落實問題。兩件事情所涉及人數之廣,意義之大都遠超越教育界本身,尤其是內地考察部分,更是關乎香港教育界的長期發展與「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目前香港有近2.7萬名跨境學童,這背後就是兩萬多個家庭。同時這些學生並非靜止不動,而是牽涉到學生升學、派位、考試以及長遠的人生規劃。學生接受香港教育,卻生活在內地,這彷彿看TVB長大的廣東省居民一樣,其對香港的了解,常常與實際情況有一定差距,同時對跨境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的建立都不是好事,更不符合教育發展的科學規律。對於跨境學生目前的聲音多為兩極化,一種是聲音多從兒童的成長規律出發,建議盡快恢復通關。而另一種聲音則多從跨境學童個人或家庭本身出發,其想法多樣且複雜矛盾。因為過去三年,跨境學童在參與課堂與校園生活方面多停留在虛擬空間,即互聯網上。對學校、教師以及同學的關係較為生疏,所以通關可能會對一些學生帶來愉悅感外,更多的是要留意通關對學生心理帶來的壓力與衝擊。所以接收跨境學童的學校除了積極配合政府做好通關準備和面授外,更要留意對學生的心理支援,尤其是朋輩與教師之間互動所產生的壓力。
而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地考察作為通識科改革的重要成果一直未能具體的落實和開展,從課程發展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況對課程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一個課程從設定目標,再到課程大綱的確立都是一個比較理想化的設計過程,難度雖有但仍可控。而課程設計與發展的最大障礙與風險則是在課程實施、落實上,這其中所牽涉不同的利益群體和利益持份者,更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區配合,才能有機會落實課程設計的初衷。在課程落實方面,特區政府多本着相信學校、教師的態度,以校本課程的方式進行發展,這其中難免就會出現「雞同鴨講」、「南轅北轍」這種落實不到位情況。畢竟100%的課程落實雖然符合課程設計者的心願,但卻可能扼殺學生個別差異的事實,甚至弄巧成拙。內地考察看似簡單,也許有人會說跨境學習在香港並非新鮮事。但經歷疫情,連旅行社都要經過再次訓練才能如常操作的情況下,跨境學習就變得不那麼簡單。尤其旅行社、學校、家長、學生多個因素混在一起,再加之疫情下病毒變異株的不斷湧現,讓整個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如果通關問題仍成為頭號障礙的話,落實課程的其他細枝末節就更不用提。
作為公民科課程發展中最複雜的一環,執行更包括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如要實現落實公民科的內地考察,適合的路線與旅行社、內地地方政府的支持、考察期間各個環節對香港課程的理解都很重要。尤其是在堅持「一國兩制」下,如何在考察期間能夠培養學生共情能力,而非偏見;如何讓香港學生明白,社會發展的不同進程與內地仍面對不同的挑戰;如何能讓香港教師、相關利益持份者明白考察的真正目的不是單純宣揚內地的成就,而是讓學生客觀的理解一個真實的內地,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通關則是真正讓香港教育界和香港學生實踐這句話的最好時機。
(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總幹事)
註:本文為獨家刊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