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蹤|電費巴士齊加價 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文/樊哲旭
最近,兩電、的士、天星小輪和專營巴士先後申請/獲准加價,引起許多市民的關注與熱議。電費和交通費都是市民每天的必須開支,此次加價後,多數市民感到「薪金加得不夠多,電費、交通費加得比薪金多」。大多市民已經做好了少用電的準備,但由於香港天氣比較濕熱,市民在家大多會開冷氣,現在大家只能想辦法將冷氣溫度調高一點、冷氣時間開短一點來應對電費一次次的加價。生活何其容易?生活成本屢次增高,市民生活百上加斤。
受國際能源危機影響,兩電燃料調整費今年上調九次
兩電11月22日公布來年電費加幅,中電加幅達6.4%,港燈加5.5%。中電明年繼續凍結基本電費,但燃料費加至62仙,平均淨電費加至154.4仙,加幅達6.4%;港燈的基本電費加至114.5仙,燃料費加至82.5仙,平均淨電費加至197仙,加幅達5.5%。但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在23日表示加幅驚人,市民無奈接受。她認為此次公布的加幅數據是在玩文字遊戲,因為此次的電費加幅是與本月比較,並無意思,而過往都是按年來計算加幅。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形容兩電的加幅驚人,其中港燈的加幅更是「震驚全香港島百幾萬居民」。
對於屢次調整電費,中電和港燈的相關負責人也作相關解釋。中電業務及法則事務總監鍾嘉倫表示,全球燃料供應緊張,預計中電燃料賬今年底的赤字將擴大至歷史最高水平負37億元,即去年赤字的三倍。
港燈執行董事陳來順表示,相信燃料價格波動情況會在短期內持續,加上天然氣用量增加,故明年燃料調整費仍會進一步上調。而能源諮詢委員會前委員、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也表示,因應產油國減產和俄烏軍事衝突等因素導致能源價格上漲,兩電的燃料賬無法抵消燃料開支加幅,合共需墊支數十億元,導致調整費逐月增加。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我們的電力價格真的很昂貴,事實上,電力公司已多番就這個加幅作解釋,純粹因國際能源價格改變,如果不容許在電價反映,最終或導致電力供應不穩,長遠甚至可能有電力公司退出市場。」
對於電費的增長,市民承擔的壓力真的大了許多。以凈電價來計算,中電連基本電價及特別回扣,本月平均凈電價已上升到每度電145.1仙,與今年1月相比,貴了12.6%;而港燈的平均凈電價也已經上漲到每度電186.8仙,與今年1月相比貴了38%。若以一個典型3人家庭每月用電275度來計算,中電和港燈的用戶本月分別要繳付390元及417元,較年初貴了45元及142元。一年下來電費增加不少,加上政府的電費補貼即將在明年屆滿,電費實際加幅更高,市民負擔之重將陡然上升。
煤氣八月起加價,未來兩年內凍結標準煤氣收費
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宣布於今年8月1日起,把每兆焦耳的標準煤氣收費調高1.15仙至27.2仙,加幅為4.4%,預計約7成家庭用戶每月煤氣費用增加不多於10元,約一半工商業用戶每月煤氣費會增加少於290元。此次加價幅度較為緩和,並且煤氣公司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凍結標準煤氣收費。
煤氣公司常務董事陳永堅指,公司對調整收費一向十分謹慎,充分考慮客戶之承受能力,上次調整是2019年8月1日,距今已相隔三年。過去三年經營成本不斷上漲,包括工程材料及員工開支等,而累積通脹亦預計約4%。公司不斷積極開源節流,但仍然未能抵銷成本的增加,而每年投資於管網及供氣設施動輒超過10億元,因此有需要調整收費。煤氣公司會繼續為約5萬名合資格長者、殘疾人士、單親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優惠。他們可享有每月首500兆焦耳的煤氣用量半價優惠,以及保養月費和零件費用的豁免。
專營巴士申請加價,加幅約為一至兩成
除了能源加價以外,運輸及物流局23日宣布,由於各專營巴士面對營運成本上升,現正按既定程序審批於2022年上半年相繼向政府提出的專營巴士加價申請,加幅約為1至2成,將在合適時間諮詢立法會和交通諮詢委員會,再提交至行政會議審議。
而由於疫情的影響,九巴表示,九巴及龍運巴士的載客量有明顯下降,並且分別在2022年初及年中已向政府申請調整票價,其中跌幅最為顯著的是以機場服務為主的龍運專線,加上油價持續高企、人力資源成本增加等因素,現正面對艱難的營運環境。新巴城巴表示,單計燃油價格已在年內增加約1成,並且在經歷三年凍薪後,公司亦為同事加薪4.5%,以協助同事應付通脹,公司的運營成本和多項物價指數的上升都使運營成本受壓,所以認為有必要檢視現時的公共交通車費水平,以確保專營巴士業的財政可靠性。
天星小輪兩條專營航線票價上升一倍,取消長者免費乘船優惠
天星小輪作為香港人的時代回憶,最近也宣布申請加價。兩條航線即「中環—尖沙咀」及「灣仔—尖沙咀」的成人、小童及殘疾人士兩種票價收費,全部將較現時增加一倍,成人平日上層票價由3.2元加至6.4元,下層則由2.6元加至5.2元;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成人票價上層則由4.2元加至8.4元,下層則由3.6元加至7.2元,並且過往天星小輪為長者提供免費的優惠政策,在此次新的加價申請中,長者亦須支付與小童及殘疾人士相同的票價,惟因政府推出「2元優惠計劃」,故60歲或以上、持樂悠咭或長者八達通等長者,實際只須支付2元。至於月票及旅客票亦會加價一倍,月票由160元加至320元,旅客票則由32元增至64元。攜單車上船須繳付的單車費亦因應會加價一倍,由16元增至32元。
近幾年,天星小輪的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由2018年開始錄得虧損,疫情和鐵路網絡擴展亦影響乘客量,非票務收入主要包括租金收入和廣告收入,亦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去年租金收入較2018年跌兩成,廣告收入跌半成,加上營運成本上升,2021年共虧蝕超過3722萬元,自2019年6月起已累計虧蝕超過7,000萬元,已超越其總資產。雖然此次加幅不低,但是運輸及物流局認同天星小輪「財政狀況嚴峻」,並正倚靠債務來維持專營航線的服務,急需調整票價以改善其財務可行性。
香港的士加價逾一成,起錶價各加3元跳錶加1至2毫
今年,不止專營巴士和天星小輪的價格有所上漲,早在7月份,運輸署就宣布,巿區、新界及大嶼山的士新收費將從7月17日起生效,紅藍綠的士落旗收費一律加3元,首段跳錶每跳加兩毫,後段跳錶每跳加一毫,這是香港五年來首次上調的士價格。
在加價後,市區的士(即紅的)落旗起錶價將為27元;新界的士(即綠的)落旗價為23.5元;大嶼山的士(即藍的)起錶價為22元。按當局估算,加幅介乎超過10%但不多於15%。若乘客從荃灣廣場往觀塘廣場,車程距離約18公里。現時收費:$24(起錶價)+35*$1.7(首段跳錶收費)+47 * 1.2(後段跳錶收費)= 139;加價後:$27(起錶價)+ 35*$1.9(首段跳錶收費)+47 * 1.3(後段跳錶收費)= 154.6,在新的收費標準下,該段路程需要多支付原先價格的11.22%。
電車時隔四年再次加價,加幅較小僅1至4毫
有軌電車作為港人「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在今年7月份也發出了票價上漲通知,不過漲幅與上述三種交通方式相比微乎其微。從7月11日起12歲或以上人士票價將由2.6元加至3元,而3至11歲小童票價則由1.3元加至1.5元。月票方面,價格由220元加至260元。此外,65歲或以上長者的票價亦會由目前1.2元調高至1.3元,遊客票則會被取消。
政府表示,電車公司自2018年7月調整車費以來,面對來自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競爭,以及長時間受到疫情和必要的社交距離措施影響,電車的乘客量持續下跌,其車費收入相應減少。電車公司進一步增加非車費收入的空間亦相當有限,其盈利率從2018年的18%驟降至2021年的-1.3%。當局認為,有鑑於電車公司當前的財政狀況,有必要調整車費以維持其財務可持續性。
港鐵明年也要上調票價?逾七成市民反對加價
特區政府正與港鐵公司進行新一輪票價機制檢討,工聯會在10月就港鐵票價機制向市民進行網上問卷調查,成功收回312份有效問卷。問卷顯示多數市民的出行都會依賴於港鐵,其中有37.5%的受訪者每周乘搭港鐵的次數在1至5次之間,有25%的受訪者每周乘搭港鐵的次數在5至10次之間,並且大家普遍滿意港鐵的服務表現,認為港鐵的線路可以覆蓋大多數想要去的地方,給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是當提到港鐵票價上漲的問題時,則有47.12%的受訪者表示「不接受」港鐵明年增加票價,而「非常不接受」的受訪者中也有27.88%,僅有21.15的受訪者持「接受」態度。
儘管港鐵也提出了一定的抗疫紓緩措施,但當受訪者被問及港鐵優惠計劃能否有效為市民減低交通開支,超過六成表示有點幫助,近兩成人認為非常有幫助,而沒有幫助及非常沒有幫助各佔14%及4%。
針對港鐵票價該與哪些方面掛鈎情況,近四成受訪市民(39.42%)支持票價與港鐵盈利掛鈎,其次是與通脹掛鈎(27.88%)。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對港鐵票價上調產生質疑,認為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未能合理地反映港鐵的盈利狀況,故政府應革新現有票價方程式,添加新元素,例如將部分出售物業的收益納入票價穩定基金,從而令票價調整幅度更為平衡,同時應設利潤上限,一旦超過上限就應凍結票價,以免港鐵賺到盡。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