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節目|大公報文匯報總編輯對話李家超 特首親為施政報告解畫
【編者按】行政長官李家超10月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展現新一屆特區政府施政藍圖。日前,李家超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接受大公報、香港文匯報和大公文匯全媒體中心的專訪,圍繞施政藍圖的九個熱點內容,與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香港文匯報總編輯吳明對談,深入回答香港市民關心關切的問題。
「搶人才」搶得過其他地方嗎?簡約公屋預期成效如何?「公務員賞罰制度」會涵蓋醫護和教師嗎?香港經濟發展藍圖如何規劃?針對這些熱點問題,李家超一一親自解畫!
【點擊觀看對談足本全片】
「二十大給我在『一國兩制』之下
香港發展的藍圖和指南」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22日勝利閉幕。「我非常感謝二十大對於『一國兩制』有很豐富、很精闢的論述。」談及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及香港的部分,有什麽啓發和感受時,李家超這樣說。他認為,二十大報告提及香港要在「一國兩制」下發揮好獨特固有優勢去改善經濟,發展民生,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利用好「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二十大給了我一個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發展的藍圖和指南,我覺得啟發性很大。」
李家超表示,在二十大召開期間,自己有幸發表施政報告,去體現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由治及興,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貢獻國家。二十大報告提及要破解香港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難免要打破利益的藩籬,李家超認為,在優先考慮香港整體利益的大前提下,該做的就要做。在施政報告中,有很多部分就是要打破「關鍵瓶頸」,如要求政府部門做事「以結果為目標」,就是為打破過去政府組織文化的瓶頸,以真正落實為市民謀福利,為香港謀發展。
「我很高興,大家一齊去想一些新方法,並且還要確保我們是做到,所以是有指標的。」李家超說,習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特區政府要提高治理水平,需要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增強治理效能,這三個方面着手,自己的施政報告就是按這個原則推進的。以成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為例,要把握「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等戰略機遇,一定要主動積極,只有一個行政長官是不夠的,於是李家超把領導角色「由1變4」,特首做組長,三位司長做副組長,每個人都是策劃者、設計者和負責者,推動自己範疇的工作。「我們四個領導一起去推動,當然比自己做更好。」
領導層面要創新,團隊精神要「以結果為目標」,有指標有結果,三者合一,成為打破瓶頸的不二法門。當然,推進過程中,難免遇到阻力和困難,但這並未令李家超卻步,「我覺得需要真正以市民福祉為依歸,認清形勢,分析反對人士意見,再經過一個過程將反對聲音減到最小。」李家超認為,改革必然會有不被同意之處,但要做的都是要做,「否則香港一些深層次矛盾,就難以解決了。」
「香港本身有吸引力
這就是我們的DNA」
「搶人才」、「搶企業」是施政報告中備受市民關注的熱點內容之一,不過,世界各地都在搶,有些地方開始時間更早,措施也更進取,香港搶得過別人嗎?對於這個問題,李家超顯得頗有信心。他以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例,年薪達港幣250萬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符合工作經驗要求的人士,即時就可以獲得兩年通行證來港發展,「這是以前未試過的。」據李家超介紹,目前特區政府共採納4個全球前100大學名單,涵蓋160所大學。而針對沒有工作經驗的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就有每年上限1萬人的限額,這一設置是為保障本地人才就業。
對於現有的引進人才政策,亦有不同程度放寬。李家提到,疫情前,香港不愁人才,吸納人才有很多規矩,引進人才抵港後亦有很多限制,「即是說,香港本身有吸引力,這就是我們的DNA。」李家超認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香港的吸引力,但疫情問題始終都會解決。香港的低稅率、簡單稅制,社會開放,地理位置優越,還有國家優惠政策及背靠廣大內地市場,都是香港吸引人才的優勢。
李家超特別提到,在「愛國者治港」之下,香港有長治久安的環境,這對搶人才非常重要,團隊有信心達成3.5萬一年的搶人指標。同時,也要照顧好本地人才,要培育且留住本地人才,在香港搭建多元發展的人才階梯,讓整個環境活起來、動起來。
「人才來到香港,很容易看到這邊的社會環境和發展機會,以及整個生態,因為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而這個特區能給他去整個中國發展的機會,你說,這多吸引人。」李家超自信提到,「這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有的,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對於部分搶人才政策被人曲解誤讀,如外來人才成為永久居民後可退還置業額外印花稅的政策,被人誤會為「地產政策」,李家超強調,這一政策目的不是讓人炒樓或托市,而是實實在在的人才政策,其目的是希望人才來港後,知道香港擁抱他們、希望他們成為香港這個家的一份子。「你只需要在香港成為永久居民,你的待遇就是我們一家人的待遇,你就能拿回你的印花稅。」
李家超坦言,每個人對一個地方的聯繫,是看這個地方重不重視他,能不能與這個地方建立感情。「我想告訴你知道,我們是家人,這是最重要的訊息。」
推「簡約公屋」
「最重要是讓市民有選擇的機會」
在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中,另一亮點是推出「簡約公屋」。但坊間亦有不少憂慮,擔心配套問題、交通問題,以及選擇「簡約公屋」會否影響後續獲批「傳統公屋」等。對這些問題,李家超指由政府主導的「簡約公屋」,找專業人士以組裝合成法建屋,可縮短建築用時從過往四至五年到一至兩年,同時建設時就考慮獨立廁所及周邊交通、購物的配套,希望做到高標準。
「最重要的是,讓市民有選擇的機會。」李家超指,推出「簡約公屋」的目的是填補前五年的缺口。對正在排公屋等上樓的市民來說,選不選擇「簡約公屋」,都不會影響他現在的的位置。「他不會因為去了『簡約公屋』而損失,只會多,選擇權絕對由他。」
談起劏房家庭,李家超十分感慨,狹小、逼仄的環境,蛇蟲鼠蟻橫行,很多劏房戶都想早日搬離。政府團隊向他們解釋「簡約公屋」政策時,他們都很開心,甚至「擔心輪不輪得到我」。「這些人我們是想幫的。」李家超說,「我們給選擇權,誰希望去的就去,整個計劃他得到的只會多不會少,多了選擇權,不會有任何損失。」
「『以結果為目標』
我們很認真的」
對不少人來說,發展棕地出現在這份施政報告頗讓人意外。棕地問題牽涉很複雜的利益,過往一直是難啃的硬骨頭。這次政府下決心用棕地,有人開心,有人擔心,政府會如何面對未知的阻力?對於這個問題,李家超的回答十分誠懇,「(棕地開發)始終是有影響的,有些能賠償的就賠償,另一些能幫他遷移的就遷移,我們用多元方法去解決。」他強調,如果解決不到,還是要從整體利益出發,「我們都會堅定實施,去面對、克服困難。」
「在處理這些問題方面,政府立場要很清晰,我們告訴他們,我們一定會堅定做。」李家超認為,要讓大家知道,政府必然也肯定會做,「我覺得這個訊息很重要,一個一個去解決具體問題。」
施政報告中很多涉及土地的數字令人期待:255公頃綠化帶、5年3萬個「簡約公屋」、10年提供兩個將軍澳面積熟地……這些數字日前被人挑機是「數字遊戲」,對於這種說法,李家超笑言,「我們要證明給人看,『以結果為目標』我們很認真的。」他表示,這份施政報告不是他閉門造車,而是和同事們的集體創作,充滿團隊精神。「指標不是我自己寫的,我們經過充分討論,寫得出來,是有承擔的,這就是團隊精神。我們要證明給人看,我們真是做到事、做成事,看結果。」
「賞罰制度 應重視『賞』
絕大部分公務員應該獎勵」
施政報告更新《公務員守則》,強化賞罰制度,令不少人感到公務員的「鐵飯碗不鐵了」。對於這種說法,李家超認為,大部分公務員都是默默耕耘、用心去服務市民的,這次優化公務員管理制度,在賞罰制度部分,應重視「賞」,絕大部分應該得到獎勵,因為盡忠職守者仍為大多數。對於做的好的,要表揚。
以政務司卓永興副司長為例,帶領團隊打擊清潔黑點,成功用前所未有的方法收回一條過去被長期霸佔的後巷。「這些就是值得表揚的,要表揚,是表揚個人,還是方法,還是精神,就要看清楚整件事,要表揚的是有示範作用的部分,這就是我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的來由。」李家超希望通過表揚,讓一些同事更加激勵,有開創性、示範性地解決問題,從而能複製到不同地方,令團隊能一齊解決很多問題。
而「罰」的部分,李家超認為,對於一些怠惰的人,如果個人能力不足,應該提供幫助支援,但如果幫都未能改善,態度不積極甚至有破壞性,則應該及時制止這種屢教不改、蔓延性的壞的做事風氣。
對於有市民提問「公務員賞罰制度」會不會涵蓋醫護人員和教師,李家超表示,需要先確認相關人員是否屬於公務員。若教師在官校,或醫護人員在衞生署,就是公務員;若教師在非官校,或醫護人員在醫管局,則應該按教育條例或醫管局規則處理。
「施政報告中很多開支
都變成是投資」
為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港深融合發展,開發北部都會區,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不少政策藍圖。他認為,在與內地合作部分,香港可以有更多主導性,更積極有為。同時,在「一地兩檢」等便捷兩地往來的政策上做一些探索,如提供一個登記制度,願意使用的登記後就能快速過關,不願意的就沿用過去較保守的制度,「我的願景是將來過關應該更便捷。」同時,政府一些部門也會遷入北部都會區,通過整體規劃,在北部形成一些融合的設施群,騰出現有在商業中心的辦公用地,釋放空間,從而利於商業發展。
在經濟方面,面對股市、樓市動蕩,資金流出,不少人想知道香港接下來的經濟發展藍圖。李家超提到,環球經濟低迷,香港難免受影響。但隨着疫情受控,經濟活動逐步恢復,香港已採取各類措施,激活內部經濟環境,消費多了,人工漲了,失業率也逐步下降。不過,疫下外國需求降低、運輸鏈阻滯等因素,影響香港出口,也要做好未來幾年可能會有赤字的預算。
但是,李家超認為,就算有赤字的預算,政府的一些投資都是要做的,「所以在施政報告中,其實很多開支都會變成投資。」比如北部都會區雖然是開支,但實際是投資,做創科是在投資,專項職業開課也是投資。「我們有挑戰,有機遇,但始終機遇大過挑戰。」
李家超指,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之下,香港的行政、立法都會從為香港整體利益發展出發,有信心達至良政善治,加上國家全力支持,能充分利用好大灣區這個市場。
抗疫路線圖
「朝一個方向不左右搖擺」
提及內地,不得不提通關,提及通關,不得不提防疫。「0+3」推出不久後,社會上一度喧囂呼籲「0+0」,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被問及何時才能「0+0」,李家超認為,自己的抗疫路線圖和目標一直未變,「朝着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不要左右搖擺,是要一致的,並且不需要反反覆覆走回頭路。」但是,要給一個時間表的話,李家超說,科學界、抗疫專家都無法給一個明確時間,因為疫情是一路變化的,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多樣的,如確診數字、醫療體系承載能力、高風險人士所面對的風險情況等。
「努力要達成的就是大家都接種疫苗,但這需要時間,所以過程中不能只想着某方面利益,而罔顧很多家庭中的部分成員需要我們保護。」李家超舉例,兒童接種率低,被感染後重症甚至死亡案例已經有不少,對整個家庭都會造成傷痛,所以一定要保護好這些群體。
李家超坦言,政府做決策要考慮的事情很多,所承擔的責任也大很多。但如果大家合作,接種率高,遵守防疫措施,社會就越快復常。
「見到有些市民認為做到事
就是最大動力」
自擔任特首以來,李家超日日馬不停蹄,處理大小事務。「是很忙,但又好有意義。」對於自己「忙並快樂着」的工作狀態,李家超很是感慨,「一心一意做一些事令到市民受惠,有時有些街坊都上來說『哎呀特首,你給到我有信心啊』,一句話,已經化解所有疲倦,又去繼續工作。」
多了時間服務市民,少了時間陪伴家人,李家超自覺對家人有所虧欠。幸而家人十分體諒,支持李家超利用好做特首的五年時間,為香港的由治及興做好基礎,李家超對此也很是感謝。李家超打趣說,自己的太太很照顧自己,常常在自己忙到忘記吃飯時託人提醒,或送来愛心飯盒。公布施政報告那天,他也吃到太太特地準備的雲吞米線。有家人陪伴支持,有市民認為做到事,這就是李家超開足馬力的最大動力。
訪問尾聲,李家超為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題寫了「共建香港」、「發揮正能量」,作為他給大文集團的鼓勵,「希望文匯、大公在這方面發揮最大力量。」李家超說。
(視頻攝製:任青、周楎、何燊亮、鄔茜、Sum、Yan、蘇婷/剪輯:鄔茜/撰文:蘇婷)
【彩蛋:特首快問快答】
專訪結束後,李家超接受了點新聞的快問快答挑戰,想知道特首現在如何鍛煉?最愛吃什麼食物?一天工作多長時間?還有沒有練氣功?
想知道特首怎麼回答?立刻點擊《特首快問快答》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