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睇|如何監督施政進度及成效?政府訂立了這些指標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9日)上午11時發表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李家超表示,政府固然要積極推進政策措施,但更重要的是讓市民有「獲得感」。他已就指定項目訂立了約110個不同指標(包括績效指標(KPI)),以便監督進度和成效。針對市民關心的土地房屋、醫療、人才及社會福利等問題,政府訂立了哪些指標呢?
土地房屋篇
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
確保土地如期到位:
- 在未來十年(2023-24至2032-33年度)依時提供約3300公頃新平整土地,當中不少於1300公頃來自「北部都會區」。
- 在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準備好可通過賣地或鐵路物業發展而可供市場興建合共不少於72000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 每年公布未來十年可供發展土地的供應預測。(發展局)
增加土地供應:
- 就新一輪「綠化地帶」用地檢討中選取作房屋發展的255公頃土地進行可行性研究,以期在2024年或之前改劃第一批用地。
- 在5年內(2022-23至2026-27年度)為政府項目收回約500公頃私人土地(當中超過90%位於「北部都會區」),總量比過去5年(2017-18至2021-22年度)全港所收回的120公頃土地超逾四倍。
- 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分階段為以下「北部都會區」內的新土地發展項目制訂發展方案﹕尖鼻咀╱白泥╱流浮山、馬草壟、新田科技城和羅湖╱文錦渡,以及新界北新市鎮。
- 在2023年內成立專責部門,以督導及協調相關部門建設「北部都會區」。
- 於2022年內發布有關交椅洲人工島就填海範圍、土地用途、交通基建及融資安排的建議,並於2023年開展環境影響評估的法定程序。
- 於2025年啟動將軍澳第137區的工程,爭取首批人口於2030年遷入。(發展局)
精簡發展程序:
- 在2022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主要修訂五條與發展相關的法例,使非大規模項目產生「熟地」的所需時間由現時的最少6年減至約4年,而大規模項目則可由約13年減至約7年。
- 透過屋宇署成立的「專責審批組」,就500個單位或以上大型私人住宅項目的一般建築圖則申請,約八成申請可於首次或第二次呈交時獲得批准(倘若無主要規劃、土地或消防安全問題),比現時提升兩成以上。
- 於2023年中或之前提出具體實施方案,把標準金額補地價的模式擴展至新界農地以及把工廈重建的標準金額安排恒常化。
- 為加快市區重建,在2022年第四季諮詢公眾後,於2023年下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修訂強拍條例。
- 為推動「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在2024年第一季推出應用軟件,將建築圖則的樓面面積資料是否符合審批要求的查核自動化。
- 於2023年內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簡化2025年起期滿地契的續期手續。(發展局)
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
增加公營房屋供應:
- 於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增加公營房屋(包括傳統公屋、「簡約公屋」、「綠表置居計劃」和「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的供應至約158000個單位,較之前5年(2022-23至2026-27年度)高50%。
- 政府於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
- 為合理運用公屋資源,在富戶政策下的兩年周期內審核不少於450000份入息及資產申報表,以及每年深入調查不少於10000戶與入息及資產申報和住用情況相關的個案。(房屋局)
縮短輪候時間:
- 假設未來新增的公屋一般申請者及每年可供編配給輪候人士的回收單位維持在現有水平,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6-27年度降至約4.5年。(房屋局)
提早上樓:
- 於未來5年(2023-24至2027-28年度)分階段提早落成約12000個公屋單位,達至未來10年(2023-24至2032-33年度)提早落成約14000個公屋單位,讓公屋申請者提早上樓。
- 提早預配所有新公屋單位,由現時獲發佔用許可證前約3個月預配,提前一倍至約6個月前預配。(房屋局)
加快建屋:
- 規定所有預計在第一個5年期(2023-24至2027-28年度)落成的公營房屋,必須採用「裝配式設計」,當中包括「組裝合成」。
- 於第二個5年期(2028-29至2032-33年度),規定不少於一半項目採用「組裝合成」;其餘項目亦必須採用「裝配式設計」。
- 於第二個5年期(2028-29至2032-33年度)至少一半單位須採用「設計及建造」合約模式。
- 2023年第一季制定「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資助房屋先導計劃」的政策框架。(房屋局)
改善設施:
- 每年在約十個公共屋邨進行外牆粉飾及╱或小型屋邨改善工程,及在約20個公共屋邨進行園景美化項目。
- 挑選五條現有公共屋邨作為先導計劃,在未來5年進行具主題的改善工程。(房屋局)
此外,政府會向公眾每季提供第一個5年期公營房屋項目的資料,並每年提供第二個5年期公營房屋發展項目的造地進度資料。差餉物業估價署和水務署於2023-24年度完結前聯合造訪約4000個「劏房」戶,以加強執行「劏房」租務管制和視察有否濫收水費。
醫療篇
加強基層醫療服務:
- 於2024年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加強統籌及管理公私營界別的基層醫療服務,制訂標準和設立質素保證機制。
- 推出為期3年的「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於2023年起轉介經地區康健中心識別有高血壓或糖尿病高風險的市民至私營界別,作進一步檢查並接受適當治療服務。
- 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於2023年起實施為期3年的先導計劃,將現時長者每年2,000元的醫療券增至2,500元。
- 於2023年第四季前為地區康健中心會員進行140000次健康風險評估。
- 在2023年底前增加於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提供的資助門診服務名額,由每年約600000個增至800000個。
- 於2023年第四季前為醫療專業人員提供800個受政府資助的基層醫療培訓學額。(醫務衞生局)
改善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服務:
- 於2023-24年度將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內科專科門診穩定新症之第90個百分值輪候時間縮短20%。
- 改善病人於醫管局專科門診看病流程,目標於2023年3月31日前能有75%病人於60分鐘內完成由登記至醫生診症流程,及於120分鐘內完成由登記至取藥流程。(醫務衞生局)
善用科技提升病人體驗:
- 於2023年3月31日前,所有醫管局轄下設有遙距醫療服務之專科門診都能提供藥物送遞服務。
- 於2023年3月31日前,所有醫管局轄下診所以電子方式簽發病假證明書以取代目前的紙本方式。(醫務衞生局)
此外,政府將於2023年底前將精神健康推廣和公眾教育計劃「陪我講Shall We Talk」的精神健康教育資源派發至100%的小學、中學及專上院校,以向不同教育程度人士宣揚精神健康訊息;於2025年內將吸煙率從現時的9.5%減低至7.8%;以及推廣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醫務衞生局)
社會福利篇
加強照顧兒童:
- 在2026/27學年完結前,將為低收入家庭而設的課餘託管服務收費減免計劃的受惠人數增至4600名,較2021/22學年增加超過60%。
- 在2026-27年底前,將為暫時未能照顧年幼子女的父母提供的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服務名額增至1440個,較2021-22年度增加近70%。(勞工及福利局)
改善安老服務:
- 在2027年底前增加6200個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名額,當中約2600個名額會在2023年底前到位。
- 在2027年底前增加900個長者資助日間護理服務名額,當中約300個名額會在2023年底前到位。
- 由2023年第三季起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恒常化,並在2025-26年將可受惠人數由現時8000人增至12000人。
- 由2023年第三季起將醫管局的「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的受惠人數由現時約33000人增至45000人。(勞工及福利局)
加強支援照顧者:
- 由2023年10月起,把低收入家庭照顧者津貼恒常化,並把每月津貼額由2,400元增至3,000元。
- 由2023年起落實多項支援措施,包括為照顧者提供一站式資訊網站和熱線服務,以及增加暫顧服務。(勞工及福利局)
改善康復服務:
- 2024-25年度起,為有特殊需要兒童而設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達致「零等候」。
- 把殘疾人士日間康復、住宿照顧及暫顧服務的名額增加10%,由2021-22年度的35100個,在2026-27年度或之前增至38800個。(勞工及福利局)
人才篇
於2022年內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吸引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工作。(勞工及福利局)
於2022年內成立「人才服務窗口」,負責制訂吸引人才策略、推行相關工作、統籌處理「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及其他現行人才入境計劃,以及向來港人才提供一站式支援和協助。(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勞工及福利局)
於2022年內放寬「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申請安排,便利本地企業引入「人才清單」表列的本地缺乏的人才及為年薪達港幣200萬元或以上的職位招聘人才。(勞工及福利局)
於2022年內,放寬「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的逗留期限,並以試行形式擴展安排至本港大學大灣區校園畢業生。(教育局╱保安局)
自2023年1月1日起取消「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為期兩年。(勞工及福利局)
於2022年內起簡化各個輸入人才計劃的續證安排。(保安局╱勞工及福利局╱教育局)
在2022年底前完成檢討「為來港參與指定界別短期活動的訪客提供入境便利先導計劃」。(保安局)
於2023至2025年期間,每年通過輸入人才計劃輸入至少35000名預計逗留至少12個月的人才,較2020及2021年的年均人數增加40%。(勞工及福利局)
在明年第一季內完成更新「人才清單」,以反映不同領域的專業及技術人才最新的短缺情況。(勞工及福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