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施政報告前瞻│你的父母如何 你的日子也必如何?如何擺脫貧窮宿命?
若提到香港的老大難問題,相信房屋及貧窮問題一定是最多人提及。根據統計處數據顯示,香港最貧窮與最富裕家庭的月入中位數差距大幅擴大,由2019年疫情前兩者相差34.3倍,擴大至今年首季相差47.3倍,另一方面,過去三年,15歲至29歲年齡組別的人士失業率均高於其他年齡組別,2020年兒童貧窮人口及貧窮率分別為27.49萬人及27.0%,較前一年上升,可見本港跨代貧窮問題持續嚴重。
特首李家超於上任後不久,便宣布設立「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土地房屋供應統籌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和「公營房屋項目行動工作組」四個工作小組,表明今屆政府將聚焦於解決土地房屋及貧富差距這兩項大議題,然而解決跨代貧窮問題並非易事,為此點新聞分別請來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譽教授梁祖彬、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博士、勞聯主席林振昇議員,一同研究解決跨代貧窮上四個重要問題。
問題一:「共創明Teen」計劃可解決跨代貧窮?
特區政府成立的「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上月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為弱勢社群中的初中生提供總額10,000元的財政支援,以扶助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開拓他們的眼界,建立正向人生觀,「共創明Teen」計劃,是否能解決跨代貧窮問題?
梁祖彬:跨代貧窮成因很多,除了錢的問題,亦涉及人生價值觀的問題。根據世界銀行的研究,0至3歲兒童投資最為重要,歐美國家對兒童教育十分重視,貧窮的家庭子女受家人的價值觀影響,欠缺上流的動機,「共創明Teen」計劃並非將資金轉移至貧困家庭中,對扶貧率不會帶來直接影響,因此預期未來5年難見成效,「長遠投資」才是計劃的特色,與兒童發展基金的模式類同,透過計劃協助青少年建立信心、理財能力及價值觀,提高素質及向上流動意欲,就社會政策角度而言,越早投資對社會發展越好,建議政府增加名額,讓更多人及早受惠。
李樹甘:計劃是好的,透過師友配對,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到政商民三方合作,並協助青少人建立正確理財觀念及個人發展規劃,可是計劃只是為期一年,如何持續有效才是關鍵所在。為了減少跨代貧窮,政府應該訂定「減少跨代貧窮路線圖」包括何時將兒童貧困及深度貧窮減少一定的數量,為如何達至目標,當局才能朝着目標推出政策。此外,政府要多元、精準地支援相關家庭,重建社區上積極的鄰里關係,透過鄰里之間的互相支持,蓬勃發展社交網絡對貧困兒童成長同樣有好處。
林振昇:「共創明Teen」計劃設計原意是好的,由成功人士及社會賢達擔任導師,可望與參與的青少年成立「師友關係」,對他們有正面的幫助。然而計劃時間只有1年,略為短暫,政府可以優化現有計劃,將計劃時間延長,建立一個長遠計劃,將這份「師友關係」延續。事實上,青少年參與計劃後數年,將有機會面對升學及就業等人生抉擇問題,導師們的人生經驗及閱歷豐富,相信能為青少年關鍵時刻時發揮重要作用,協助他們在社會向上流動。
問題二:你的父母如何 你的日子也必如何?
香港貧富懸殊嚴峻已是不爭事實,數據顯示,香港最富貴家庭月入中位數達到12.76萬元,但最貧窮家庭卻僅2700元!為了生計,基層父母忙於工作,缺乏時間、資源培育子女,會否在其世代之間造成惡性循環?
梁祖彬:誠如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米高·山度(Michael Sandel)在他的著作《精英暴政-The Tyranny of Merit》中所言,社會重視精英,可是大家的起跑線並不公平。社會有時對貧窮家庭有錯誤的觀點,認為貧窮子女懶惰而無法考上大學,這是令人憂慮的社會觀念,以讀書為例,富有的家庭可以安排更好的給予子女,這是貧窮家庭難以追上的,事實上大眾卻忽略了他們生處的環境因素,如果他們需要付出一倍或以上的努力、或者比常人更有天份,才能做到富有家庭子女所得到成就。期望「共創明Teen」計劃是一個好開端,以彌補貧窮家庭子女的困難。
李樹甘:推動家庭有善政策有助解決貧困父母時間不足的問題,然而,如何為家長提供教育子女的訓練也是必須的事。由於貧窮家庭的家長重視子女教育,他們往往側重於學業發展,有機會忽略全能發展,如科技、品格、待人接物方面的培育,建議政府利用家長關心子女發展作為原動力,提供訓練及支援,讓家長對子女的管教及教育更有質素。
林振昇:情況值得憂慮,香港人工作時間長,不少人一星期工作60至70小時以上,與家人相處時間甚短,疫情更凸顯這方面問題,學校停課令兒童留在家中,即是需要上網課,可是家人需工作外出,欠缺監督的情況下影響兒童學業成績,進一步影響兒童的競爭力,長遠將帶來不良影響。政府應在教育投放更多資源,包括增加課後補習或課外活動,以彌補上述的情況。
問題三:「書中自有黃金屋」 多讀書可脫貧?
從社會政策角度,教育是最好的扶貧工具,港府一直重視教育發展,單計2022/23年度,港府在教育開支預算達1,119億元,所佔政府開支總額預算為13.8%,可算是巨額。政府現行教育政策及措施,是否仍有改善改良空間?
梁祖彬:英國前首相貝理雅(Tony Blair)有句名言,政府有三大優先要項,就是教育、教育和教育(Educ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教育是最基本向社會上流的渠道,就「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來看,香港的教育制度比其他歐美國家更為公平,小學入學抽籤,學校多數由政府資助,學校學生來自不同背景家庭,然而香港的教育存有不同的問題,直資學校創造貧富有別的不公平現象,名校集中在市區,更甚者大學醫學院招收大量非本地生,這些學生多為富有家庭。參考外國例子,建議香港的大學預留基層家庭學生的名額,以免教育政策只向富人傾斜。
李樹甘:教育能否做到扶貧取決於兩個要點:教育出來的效果是否合乎社會預期?社會的經濟是否與之配合支持?學生接受教育後能否被社會所吸納,經濟包容量等都是考慮因素,儘管教育局對學生的教育有不少着墨之處,可是這並非一個教育部門可以全面處理的事,為了做到多管齊下及多元學習,政府應該推動大學、家長、商界三方合作,增加學生職場軟實力,讓他們更能被社會吸收。
林振昇:從勞工團體角度來看,現時香港教育造成人力資源錯配,以致出現有人冇工做,有工冇人做的局面,過往社會即使有人未能升讀大學,他們都會選擇藍領工作,但副學士出現以後,絕大部分年青人修讀,期望透過副學士升讀大學,然而副學士在社會應受性低,不但無法找到理想工作,人工更是不如理想。政府應該與勞工處合作,加強職業再培訓,重新檢視學徒制度,吸引年青人就讀,並在大學開設專業技能學位課程,讓他們的專有技能得到認受,以便他們在職場持續發展。
問題四:香港奉行低稅率 庫房若「缺錢」怎扶貧?
香港奉行簡單低稅率政策,稅制有利營商,堪稱全球數一數二。受疫情影響,政府收入不如預期,為應對疫情,開支隨之上升,港府預期2022至23財政年度的赤字將會超過1,000億元,接近預算案估計563億的兩倍,僅次於2020至21年的2,325億元赤字,而財政儲備或因此而進一步下降至8,000億元邊緣。持續的低稅率政策,會否令政府在處理跨代貧窮問題時出現資源不足的情況?當局又應如何解決?
梁祖彬:現時政府收入以賣地及印花稅為主,為了應對疫情,政府動用不少財政儲備,有需要就稅制作出研究,坊界也有不少討論,然而盈利稅佔本港收益有限,未必有需要現在向其「開刀」,除了研究徵收銷售稅的可行性,政府可從爭議性比較少的遺產稅入手,包括將多年無人管理的戶口回收政府所有,事實上遺產稅對政府無大益處。另一方面,政府在社會開支佔GDP只有10%,反觀歐美國家佔22%以上,長遠而言影響社會穩定及共同富裕的發展觀,故有需要增加社會開支投入。
李樹甘:加稅增加資源,讓政府可以運用於解決貧窮問題雖然是好事,可是當中要作出取捨,與其他地區政府相比,特區政府儲備仍然仍屬於高,社會各界不能因為新加坡稅率比香港為高,誤以為香港仍有提高稅率的空間,兩地處境不同政策亦各有不同,不能與之類比。此外,增加稅率有機會影響個別團體利益,經濟學的本位在於「分工」,各界不應將商界視之為剝削者,也不應將勞工團體視之為「攞着數」,當加稅傷害到某一界別利益時,應同時在政策或法律上為他們開設後路,以減輕其壓力,並減少對立面。
林振昇:除了跨代貧窮,香港面對人口老化等問題人口問題,過去勞聯一直建議提高在職家庭津貼中津貼金額,提高長者津貼,可是這些社福需要龐大的資源,政府有必要檢討稅制,包括研究空置單位稅及資產增值稅,然而稅制問題牽涉及不少持份者利益,政府應該及早諮詢,聆聽社會意見,及早作出準備。
總結:是扶貧政策 也是教育政策
特首李家超上任後,新一屆政府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推動學員開闊眼界,加強自信,建立正向人生觀,讓他們為自己未來定下目標,力爭上游,說是扶貧政策,其實也是教育政策。
比起就業、工作技能的提升,如何培養人們有向上流動的決心,才是扶貧工作的關鍵。從李家超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來看,可以肯定政府對兒童長遠投資的重要性,然而,多位訪問對象都擔憂計劃時間太短,受助者有限,現時可見的同類計劃亦不多,需要進一步增加更多類似的未來投資,現屆政府可謂仍然任重道遠。
(點新聞記者馮沛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