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胡醫聊|腦外科專家方道生解密中風:「四字口訣」自查 「三劍客」避而遠之
香港每年平均有3000多人因為腦中風去世,目前是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患者年齡通常在50歲以上。不過,今年數字顯示,患中風人士的發病年齡有下降趨勢。本期《肥胡醫聊》請到了香港著名腦外科專家、醫管局腦神經外科榮譽顧問方道生醫生,為我們一解大腦血管生病的迷思,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這種來勢洶洶的疾病。
「中風」是什麼?「中風」的醫學名稱為「大腦血管疾病」。方道生介紹,人類的腦部只佔體重的5%,但吸收了至少人體20%的養分,十分需要氧氣和血液的。有4條大血管負責不同區域血液供應,分別為頸內動脈、椎動脈、基底動脈和威利氏環,一旦血液供給因某些原因而減少或阻斷, 令腦細胞突然缺氧, 數分鐘內可令腦細胞損壞而失去功能, 進而令該部分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受障礙,這就是所謂的「中風」。
血管堵塞影響大腦功能 「談笑用兵」自我檢查
方道生續說,血管堵塞之後導致相應的腦部面積損壞,就會使得對應的人體機能喪失。而腦部中負責面臉部活動的面積最大,表情眨眼諸如此類,都是面部活動,而其中,舌頭即說話最為重要,因此大腦中負責舌頭活動的面積範圍最大,一旦「中風」,首先被影響的通常就是說話功能。
對於及早發現腦中風,方道生希望大家謹記一個口號——「談笑用兵」。「談」即是說話,如果說話出現問題,無論你自己或者周邊的人,但察覺到語言表達不清時,就要警惕。「笑」即是面部表情,一旦發現臉歪了,笑容出現困難,也要警覺。「用」是指我們的四肢,當寫字東倒西歪、拿東西不穩或者無力,也是一個警號。當發生以上任何一種狀況時,就要找救「兵」。
「黃金三小時」須把握 「小中風」須重視
方道生建議,一旦出現「談笑用」任何一種症狀,就應立即打999。香港的醫療科技水平很高,方道生表示,在中風救治的「黃金三小時」內,如果搶救及時,患者是可以復原至中風前的情況。方道生指,中風一般分為兩種,缺血性中風和俗稱「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風。缺血性中風,有時會出現短期內幾個小時或者最多24小時之內就完全復原情況,則視為「小中風」。「小中風」是血管被一些沉積物或者又稱為「粥樣硬化」堵塞了,堵塞一會之後這些堵塞物就會鬆散,血管就通了。方道生警告說,有些人覺得「小中風」自然康復了就忽視了,但其實這是嚴重的警號,如果有下一次發生,未必會像今次般幸運,因此必須積極治療。
科技進步 我們該如何攻克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呢?
中風該如何治療呢?方道生介紹,治療中風的原理就是將血栓塞着的地方恢復通暢,一般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即「溶栓治療」,傳統方式是在靜脈注射分解這些血塊的激素。但是該療法有利有弊,因為激素運行全身需要時間,見效較慢。而隨着科技的進步,現在會使用精密機械進行手術治療,衝用機械進入血管拔走血塊。方道生指,而這幾年亦有一些新方法是利用適當的壓力抽吸血塊,令血管恢復通暢。
現代人需警惕「三劍客」 睡眠窒息症亦是一大成因
一切疾病皆是預防大於治療。中風在現代人當中,不僅會發生在長者中,連年幼的嬰兒也會患有中風。那麼該如何將其扼殺在搖籃中呢?方道生介紹道,膽固醇高、血壓高以及血糖高就是中風成因的「三劍俠」。現代人煮食口味偏重,往往會重鹽重糖重油,因而導致「三高」形成。此外,還有睡眠窒息也是引起中風重要因素,睡眠窒息會導致血氧飽和濃度降低,睡眠質量變差,缺氧的時候,亦會將中風機會增加三至四倍。
一旦不幸中風之後,治療之後的康復過程尤為重要。方道生表示,不同程度的中風需要的康復時間不同,並且需要治療員搭配進行物理治療、言語治療等。與此同時,家人對患者的照料也必不可少,方道生說曾經觀察發現,有家人支援和沒有家人陪伴的病人分別很大,此外,患者自己也需要有好的鬥志,不能自怨自艾,這樣康復過程會更順利。
本期的《肥胡醫聊》先告一段落,大腦還有很多奧秘有待揭開,例如上述提到的,佔據人的一生三分之一時光的睡眠和大腦又有什麼緊密聯繫呢?大腦有什麼保健養生秘方?這些下期方道生醫生繼續為大家解答!
(攝製組:Yan、茜茜子、蘇婷、任青/ 撰文:趙嘉)
往期閱讀:
肥胡醫聊|兒童發燒點降溫?如何判斷嘶哮症?兒科醫生藍章翔傳授科學育兒大法|嘉賓主持:胡定旭
肥胡醫聊|破除HPV迷思 婦科專家顏婉嫦:單一性伴侶亦可能感染 男女都應打疫苗
肥胡醫聊|許樹昌:打第三針重症風險降低20倍 「疫苗護照」遲早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