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新語迎回歸|普通話在香港教育中的角色

文/張琳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廿五周年的重要日子。在「一國兩制」指引之下,香港教育逐步優化,日趨進步。總結教育界回歸以來的變革,普通話作為科目及教學語言的多元角色值得大家回顧及反思。

普通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國家通用語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語言。普通話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在國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021年12月1日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希望2025年實現普通話全國普及率達到85%,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香港既已回歸祖國,普通話作為國家語言,香港人自然有認識並掌握普通話的義務。

隨着香港社會變遷,香港的語文政策亦因應時勢而同步改變,以配合整體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普通話在香港社會的重要地位逐漸顯現,這與普通話在教育中的推動作用密不可分。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以後,特區政府在第一份《施政報告》中就明確落實推行「兩文三語」(biliteracy and trilingualism)語文教育政策。其目標為「所有中學畢業生都能夠書寫流暢的中文和英文,並有信心用廣東話、英語和普通話與人溝通。」此政策正式確立了中文的重要性,一改回歸前以英語為主導的教育模式。普通話科自1998年開始,被設立為香港中、小學核心課程之一,每周至少一堂普通話課,建立了系統性學習普通話的機制。為確保任教老師的語言規範性,自2001年起,考評局與教育局合辦教師語文能力評核,以評核准教師是否具備任教普通話的語文能力,為普通話師資隊伍把關。僅2021年就有1356名考生參加普通話語文能力評核,向普通話教育輸送新鮮血液。

為提升學生書面語表達能力及普通話能力,語常會從2008年起,撥款2億支援160所中小學試行普通話教中文計劃。據教育局公布數據,至2020年,已有71.7%小學及36.9%中學實施普教中,當中16.4%小學及2.5%中學全面普教中,其餘則局部在部分班別或級別實施。小學生普通話普及程度已有大幅提升。普教中計劃亦有助於學生學習中華文化,達致身份認同。隨着「一帶一路」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的契機,香港要融入中國整體經濟發展,必然要以普通話作為媒介。為裝備未來人才發展的普通話溝通能力,2017年課程發展議會新編訂了普通話課程指引,列明普通話科發展方向為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提升自學能力,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普通話教材亦相應更新,注重聽說應用,融入更多傳統文化元素。

藉香港回歸廿五周年之際,我們應反思如何在香港社會形成學習和使用普通話的氛圍?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一,提升普通話在社會中的地位。例如鼓勵官員在重要場合用普通話發言或做政府工作報告。學校升旗儀式,早會或大型活動用普通話進行。提高中文在政商法醫等界別的使用,打破行業壁壘,消除語言歧視;二,營造豐富的普通話語境。例如,鼓勵開設以普通話為教學語言的科目,在香港開設或播放更多普通話節目及電視台。讓學好普通話成為天經地義的事。有人可能擔心普通話提升會不會影響粵語的使用。其實,世界很多地方都是雙語甚至三語政策,一個語言的習得並不會影響另一個語言的使用。普通話更會提升學生書面語的閱讀及寫作能力,讓學生有機會接觸更多中文資源。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文化的載體。學好普通話不僅有助於加強國民身份認同,還有助於建立國家意識。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國立增強,國際地位提升,普通話的普及性會進一步加強。香港推進普通話教育的路雖漫長而艱巨,新一屆政府一定要認真規劃,落實行動,加強普通話學習和應用。最後,借用香港普通話研習社的宗旨勉勵大家「天下華人是一家,人人都說普通話」。

(香港未來教育協會學生事務部總監)

註:本文為獨家刊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