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領先全球 資金池近萬億攬七成離岸支付
香港是全球最早、亦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自2004年開展離岸人民幣業務,香港一直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上走在最前線,具先發及規模的優勢。今年是回歸25周年,亦是香港開展人民幣業務第18年。《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到要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可以預期香港將繼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並進一步增加人民幣的使用,以應對西方無理制裁、確保金融安全。
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向前,無論是企業、金融或其他機構,在境外使用和持有人民幣,以及以人民幣進行交易或投資的需求日益增加,香港肩任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角色,將發揮更為關鍵的作用。
促進金融產品跨境交易
香港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和人民幣外匯及場外利率衍生工具市場,並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產品與服務,在人民幣結算、融資及資產管理方面均具領先地位,香港的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亦不斷得以鞏固和提升。目前,香港人民幣存款餘額(包括存款證餘額)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交易和金融活動提供流動性支持。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字顯示,全球超過七成的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
增加人民幣使用渠道
根據金管局最新數字,本港人民幣資金池於今年4月底約8740億元,較2009年跨境貿易結算起步時約627億元大增13倍;香港人民幣RTGS系統今年首4個月平均每日交易金額達1.7382萬億元,而2009年時僅約4億元。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表示,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角色十分重要,貿易及資產均可使用人民幣結算,後來的互聯互通更是進一步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此外,面對疫情及避免如俄羅斯般被限制使用某些金融基建(例如SWIFT系統),中國要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香港可以做的,是提高人民幣的使用,如鼓勵更多人使用人民幣貿易結算及用人民幣購買金融產品。
雖然近年本港人民幣存款不及過去般高,但林樵基認為,不能以此反映人民幣國際化減慢,而是看人民幣貸款和使用,以及交易是否暢順。隨着人民幣使用渠道愈多,額度愈大,人民幣匯價走勢亦會慢慢由市場供求所決定。而內地開放金融市場予外資參與,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不少外資選擇以香港作為進軍內地的踏腳石,以控制風險,故人民幣國際化有利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表示,香港會循多個方向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包括爭取完善和擴大各項互聯互通安排,為離岸和在岸市場之間的人民幣資金提供有效的雙向流通管道,提高離岸人民幣流動性;推動離岸市場人民幣產品的發展,包括更多元化的人民幣債券產品發行和債券交易,以及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理財產品。
此外,陳茂波提到要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的需求,為上市公司及投資者提供更多人民幣投融資選項,包括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把握大灣區先行先試的契機,擴大粵港澳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的規模和範圍,推出更多樣化和便利化的人民幣產品和服務,有序推動區內金融產品跨境交易。
陳茂波亦指出,正研究雙貨幣電子錢包,推動數字人民幣和數字港元在區內更便利和廣泛的使用。並且相信穩步推進這些工作,不但有助鞏固香港作為資金進出內地重要橋樑的角色,以及進一步協助人民幣「穩慎」國際化的進程;長遠而言,更是應對所謂制裁、確保金融安全的重要一步。
機遇處處|國家開放金融市場 港積極當好試驗田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將「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中銀香港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將在保持貿易支付功能的基礎上「全方位提升投資儲備功能」,相信境外投資者將持續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為香港帶來更多業務機遇,包括人民幣支付結算、投資管理、外匯交易和風險管理等業務。
中銀香港建議香港繼續積極採取措施,進一步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建設。具體而言,香港離岸市場應主動擔當境內市場的「開荒牛」和人民幣業務的試驗平台,為內地資本項目開放提供緩衝區,內地加快開放在岸金融市場,香港可以配合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開放步伐,作為內地市場開放的緩衝區,在資金跨境活動中發揮更重要的中介角色。
另方面,香港宜善用現有優勢,進一步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重點把人民幣業務輻射到東南亞,引導全球人民幣資金流動,協助境外投資者靈活配置人民幣資產,加強離岸市場與在岸市場的良性互動。
中銀香港認為,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更可持續擴大現有人民幣計價產品規模,推動人民幣產品創新,以滿足投資者的多樣化需求。
為進一步完善香港離岸人民幣的流動性管理,中銀香港建議加快建設離岸央票回購市場,相信有助應對比較複雜的市況變化:首先可考慮持續增加人民幣央票的發行,令更多境外機構有機會購買並持有,豐富回購抵押品;其次是探索完善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的流動性通道,推動離岸央票回購做市商直接從境內不同商業銀行獲得賬戶融資或人民幣拆借;以及豐富跨境流動性產品,研究推動境外機構參與境內掉期、回購及CCS(Cross Currency Swap,交叉貨幣利率掉期)交易,降低監管門檻。
發展趨勢|參與數字人幣應用 便利跨境支付
全球多個央行都在研究或試驗推出央行數碼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簡稱CBDC)的可行性,當中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是着手研究CBDC的先行國家之一,截至目前為止,已在內地多個城市試推數字人民幣(e-CNY),同時也在香港試驗e-CNY跨境應用的場景。
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於2020年12月就e-CNY作跨境支付在香港展開技術測試,涉及人民銀行指定的一間香港銀行與獲邀參與測試的銀行員工及商戶,主要範圍包括測試有關的應用程式、系統連接以及數字人民幣作跨境支付的應用場景,過程順利。金管局正與人民銀行商討下一階段的技術測試,包括引入更多香港銀行參與測試及透過「轉數快」平台為數字人民幣錢包增值,測試的其他安排尚在探討中。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年初以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陳振英的提問時表示,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已十分常見,數字人民幣定位等同流通中的現金,其使用會為兩地居民的跨境零售消費提供多一個安全、便捷及創新的選擇,提升跨境支付服務效率和用戶體驗,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並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香港金融發展局在一份簡評中指出,隨着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日趨成熟,香港有必要考慮如何把握這機遇,同時作好充分準備。金發局認為,便利銀行同業支付,擴展互聯互通市場,以至助力人民幣國際化均是數字人民幣的潛在應用。
形勢向好/人幣產品需求大 點心債發行回升
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俗稱點心債)市場近年有持續復甦跡象。香港金管局在2022年3月份《季報》指出,點心債發行額於2021年按年增加35%至5506億元(人民幣,下同,折算約867億美元,或約6441.32億港元),帶動截至去年底的未償還點心債總額按年上升26%至6730億元(約1059億美元,或約7873.24億港元)。
隨着國家財政部宣布今年將於香港發行總值230億元的離岸國債,渣打相信有助離岸國債的淨發行量(net issuance)擺脫連續6年陷入收縮的境況(主要是債券到期贖回量較新發行量高),令離岸國債出現比較健康的供求平衡。今年6月初,財政部宣布今年將於香港分四期發行離岸國債,規模分別為75億元、50億元、55億元、50億元。
對於香港債券市場發展前景,金管局在最新一份《貨幣與金融穩定半年度報告》(2022年3月份)指出,債市前景短期內將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尤其是全球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新冠Omicron變種病毒快速蔓延下疫情的發展,能源價格上漲,以及主要央行為應對通脹上升所採取的貨幣政策等多方面不明朗的因素。儘管人民幣固定收益資產的估值,將會因內地與其他主要先進經濟體之間的預期貨幣政策有分歧而受惠,但對人民幣債券違約率上升的擔憂仍可能持續,可能會抑遏投資者對點心債的需求。
金管局副總裁劉應彬本周初(6月7日)在「綠色商業銀行聯盟」活動上表示,香港債券市場近年呈穩步增長,無論是離岸人民幣債券還是美元債券市場均錄得增長。雖然美國與中國的貨幣政策或有差異,但相信利率變動的短期影響不會阻礙香港債券市場的長遠發展。
(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