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網快評|創造夢想 期待結果
文/黎岩
香港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為香港文匯報「我們的25年」論壇專欄撰寫文章。李家超在競選綱領的基礎上再次明確提出了管治四要點以提高管治效率和質素:必須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找出解決困難方法、要重視執行的結果、建立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必須具備風險管理的憂患意識。
李家超管治四要點的第一點:必須要有迎難而上的精神,不畏艱辛,找出解決困難的方法。一方面是他本人從事公共服務四十餘年的切身體驗,更是回應中央領導對香港特區管治團隊的殷切期望。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先後在去年2月22日及7月16日的講話中,闡述了「愛國者治港」的標準,對參與特區管治的愛國者提出了十分明確具體的政治標準與要求,夏寶龍去年7月16日於全國港澳研究會舉辦的「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研討會發表講話,精準闡述愛國者的內涵。夏寶龍對堅定愛國者提出「五個善於」,其中就包括: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做擔當作為的愛國者;善於為民眾辦實事,做為民愛民的愛國者;善於履職盡責,做有責任心的愛國者。珍惜在特別行政區擔任公職的機會,以對國家、對香港高度負責的精神,在其位謀其政,專心致志、勤奮工作、恪盡職守。李家超在過往的公職生涯中,特別是在黑暴橫行的危機關頭,能夠迎難而上,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的法治秩序,體現了迎難而上的管治風骨,贏得了社會歷史的考驗,更贏得了從中央到特區各界的肯定與支持。
李家超強調要重視執行的結果、建立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更是切中回歸以來特區管治團隊積存已久的管治弊端,特別是在疫情爆發初期,缺乏應對危機的團隊意識,各司其職,各自為政,造成延誤抗疫防疫的時機,甚至於痛失即將實現的兩地通關,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管控的明顯漏洞,造成了第五波疫情的持續蔓延,給市民生命安全及社會經濟正常運行帶來了災難性影響與衝擊。這其中所顯現的管治失誤恰恰是程序行事,無謂結果,缺乏管治團隊的有效協作合作。回歸以來的25年間,特區政府歷屆管治者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可謂不着力,不可謂不盡心,尤其是土地房屋政策,幾乎成為歷屆政府的管治焦點,然而成效究竟如何呢?有目共睹,一個客觀的數據足以說明問題,公務輪候由最初的四年拖延至目前超過六年的時間,其中最為關鍵的桎梏就是決策程序化文牘化公式化,蕭規曹隨,雖然弊端明顯,但涉及行業與部門利益,迄今都無人能夠觸及觸動。
李家超正是看到這一弊端,才在競選初期就明確提出以結果為目標,施政看結果,程序固然重要,固然要遵循,但程序必須為效率服務,必須服從效率,只有高效的程序才是合適適宜的程序,否則,任何對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形成阻滯的程序,都必須改革廢止。同時,愛國者治港不是簡單的特首治港,而是一個維護國家利益及香港發展利益的團隊,李家超個人不是超人,不會也不能包攬一切,單憑一己之力就能夠改變一切,而是需要一個盡心盡力履職擔當的團隊,需要全社會愛國愛港力量的齊心合力共同有為。在這點上,中央對李家超的充分信任充分支持,就能夠形成管治者的向心力與凝聚力,就能夠形成愛國愛港為民謀利的團隊隊精神。這正是中央對愛國者的期望:「不僅要愛國愛港,還要德才兼備、有管治才幹。也就是說,他們不僅要想幹事,還要會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李家超強調,居安思危,必須具備風險管理的憂患意識。李家超雖然強調香港特區斷然不會也不可能再發生禍害禍亂特區的黑暴暴亂,但維護特區和諧穩定的發展局面,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絲毫不能懈怠。李家超強調:「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繁榮穩定。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國民責任。只有在社會安定平穩的環境下,才可以推動經濟的長足發展,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過去三年,香港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來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建立了「愛國者治港」的管治力量與和諧安定的社會發展局面。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25年的實踐經驗充分證明,「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必須有一個安定和諧的法治環境,只有充分發揮香港的核心價值法治精神,嚴格遵循基本法的立法原意,嚴格遵循香港國安法維護國家安全的立法本意,在基本法、香港國安法及香港本地法律的框架內,依法施政,才能從根本上維護國家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市民切身利益,為市民營造和諧舒心的社會政治環境,在一個安心寬心放心的社會環境中安居樂業。
誠如李家超所言,要以結果為目標,要重視執行結果,在愛國者治港的大環境下,有中央的充分信任充分支持,解決香港社會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雖然不會一蹴而就,但必然可期可盼可待。社會需要安定,更需要發展,只有與國家同步發展,才能有更多機會與條件解決市民面對的就業置業創業等一系列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