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網快評 | 感謝你們 援港醫療隊

文/黎岩

香港港第五波疫情持續緩和,由高峰期的單日確診六七萬人降至近日的三百上下,社會各界可以鬆口氣,隨着晚市堂食重開,市民可以大快朵頤,在繼續謹守防疫限令的前提下,放飛自我。與此同時,各省市馳援香港的內地援港醫療隊陸續踏上返鄉行程。一直在亞博館工作的內地援港醫療隊210多名隊員,滿載750萬香港市民的深深謝意,今日啟程返回內地。內地援港醫療隊領隊崇雨田與其他醫療隊員昨日接受市民代表致送的錦旗和18區市民感謝留言紀念冊,崇雨田表示,得到特區政府、食衞局、醫管局以及廣大市民支持,一個月來,與香港醫護通力合作,為病人提供較好的醫療和護理服務。

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以來,時時刻刻牽動着祖國人民的心。應社會各界的強烈要求與期盼,中央即時調運香港抗疫防疫急需的大批醫療物資,開通鐵路、水路運抵香港,最大限度地保障香港的防疫及生活物資需求,特別是在出現醫護人員大面積群體感染,導致醫療系統人手嚴重短缺的危機時刻,中央有關部門在內地多個省市疫情持續緊張,需要實施全民檢測的時刻,仍然及時組織安排香港急需的檢測及醫療人手來港,協助香港醫療系統全力抗疫。同時,中央還無償地為香港興建六所方艙醫院,2月28日,僅用一周時間的青衣方艙完工;隨後,新田、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粉嶺、洪水橋方艙專案相繼完工;3月24日,元朗方艙交付。一個月時間,中央援建的6所方艙全部交付,約2萬隔離床位投入使用,確診者逼爆醫院、無症狀感染者彷徨無助的揪心苦況終於得到緩解。

中央領導明確表示,香港有求,中央必應,國務院港澳辦為此先後召開了十餘次援港專題協調會,統籌協調援港抗疫。國家專家組還針對香港疫情的客觀實際,為香港明確制定了「三減三重四集中一優先」的精準防疫策略,大大緩解了疫情減少了死亡率,單是亞博方艙醫院,就有1000名確診患者康復出院。經過這次疫情,香港750萬市民更加深深體會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香港與祖國血濃於水,中央一定是香港危難時刻的最大靠山,最強後盾。

援港醫療隊不乏動人的故事。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15名援港隊員中,有11名是90後。30歲的蘇銘葉是一名護士,得知今次援港任務,她第一時間報名,其實她原本定在五月和未婚夫舉行婚禮,為了支援香港,她毅然推遲婚禮,取消酒席。治病救人,救死扶傷,這就是醫者的最高境界。特別是為亞博館社區隔離設施提供服務的內地醫護人員,在這裏收治的患者大多為年過80歲(最年長甚至達105歲)、行動不便的長者,當中一半人沒有自理能力,需要貼身照顧,而且亦有高血壓和糖尿等長期病患,各有關部門密切協商合作,調派更多年輕力壯的醫護及可當夜更的醫生來港,並且針對老年人慢性基礎病史的特點,對症下藥,採用中醫藥固本培元,大大減少了長者病患的死亡率。祖國援港醫療隊就是香港防疫抗疫的及時雨。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在歡迎援港醫療隊的講話時曾表示,「我對醫療隊的每一位成員,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暫時離開家人,在香港疫情十分嚴峻時,來港參與救治病人的工作,表示十分敬佩,他們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無私精神和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我謹代表特區向他們致以由衷的感謝。我深信有國家作為堅強後盾,香港定能在各界齊心努力下,早日穩控疫情。」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亦表示,衷心感謝中央政府及廣東省政府,在短期內徵集援港醫療隊來港協助抗疫,為本港應對第五波疫情打下一支強心針。她指,醫管局在公營醫療系統病床有限和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分流及治療病人上正面對不少挑戰,認為內地援港醫療隊的協助,可令更多有需要的病人得以盡快獲得適切治療。

雖然本港的醫療操作系統和管理病人系統跟內地使用的不太一樣,全部是英文介面,對於內地醫護來講,需要時間熟悉。不過這不是大問題,援港醫護的粵語和英文都很好,雙方在溝通上沒有障礙。援港醫生蔣磊分享了跟香港醫生相處之間的點滴:「有位醫生的父母特意委託他向我們表示感謝,感謝內地醫護來香港幫忙救助病人,還說若我們有什麼需要就隨時提出來,能幫忙的他們一定會幫忙。」這讓身在他鄉的蔣磊十分感動。蔣磊還打趣說,自己帶了很多茶葉過來,但是沒有檸檬,要是有的話,就可以弄杯檸檬茶喝一喝。原是一句隨意的玩笑話,但過了兩天,蔣磊就收到香港醫生帶來的新鮮檸檬,這份特殊的禮物讓他感觸深刻:「真的,我能感受到香港醫生是真心與我們相處。」以醫為本,以醫為德,以醫為懷,本著懸壺濟世的醫德,本就沒有門戶之見,有的只是同胞之情誼,有的只是對專業的敬重尊重。

內地援港醫療隊本著濟世為懷的醫德、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赤誠真摯的愛國愛港情懷,南下香江為染疫者救死扶傷,實踐希波克拉提斯宣言,履行天使天職。縱使須與家園暫短隔別,甚至置身險境,依然無怨無悔,依然任勞任怨,依然滿腔熱忱。他們是真正充滿愛心、無私無畏的紫衣天使。滴水之恩難以為報,每一位港人都應該發自內心的道一聲:謝謝你們,援港醫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