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冬奧傳奇如何續寫?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從充滿哲思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開場,到溫情浪漫的「折柳寄情」道別,剛剛落幕的北京冬奧會上,充滿魅力的中華文化為世界留下了別樣奧運記憶的同時,也架起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樑。專家認為,中國可以借鑒本屆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經驗,善挖傳統文化寶庫,突出時代性、大眾性,展現新時代風貌,進一步增強與經濟大國相匹配的綜合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推進中國從經濟大國向「經濟、文化」強國的轉型,從而在全球戰略格局中增強話語權。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張希賢對記者指出,本次冬奧會上,中華文化魅力收穫來自世界的掌聲,也折射出較上次北京夏季奧運會更加堅實的文化自信。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作為文化資源豐厚的大國,中國當前的文化軟實力和影響力,與中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實力、與中國深厚文化底蘊並不相稱。
他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文化的強大力量,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更加重視文化的推動力量。因此,中國當以本次冬奧會為契機,根據國情制定更加具體有效的方針措施,增強與經濟大國相匹配的綜合軟實力,堅定文化自信,其中冬奧會的諸多成功經驗可供借鑒。
放眼世界 提煉中國式表達
張希賢指出,首先,應善挖傳統文化寶庫。長期以來,中國文化多為對西方文化的一種與中國文化不協調的臨摹。今天,中國人要以更豁達、開明、寬容的心態,更開闊的視野面對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會徽、體育圖標、火炬、場館設計等都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身上既有着新時代新技術痕跡,也有着中國傳統文化烙印。立足於傳統文化,提煉出容易被全世界所接受的中國視角的表達,推出更多具有中國元素和中國表達的文創作品,必將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
其次,突出時代性、大眾性。大眾文化的創作成本很低,卻又是代表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清新力量,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在冬奧開閉幕式上,來自河北省阜平縣的44名孩子,用自然的演唱、純真的笑容打動了中外來賓,100餘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代表以及56個民族的代表,手手相傳,將國旗往升旗台方向傳遞。從北京奧運會到北京冬奧會,從不遺餘力地展示「我的國家」,到遊刃有餘地展示「我們的人民」,顯示出新時代中國國民的從容心態和精神風貌。
體現人性共通點
最後,他認為,增強文化軟實力,中國文化必須要「走出去」,這需要找到真正能夠在世界通用的、共同接受的文化內涵和形式。冬奧閉幕式上的一個短片中,一個個各國運動員互相擁抱的鏡頭令人動容,他們為對手的卓越表現喝彩,與對方惜敗的沮喪共情,這種情感不分國界。可見,中國的文化產品要走向世界,必須表達人性的共通之處,反映最普遍的情感關懷、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以達到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共鳴。
適逢北京冬奧會圓滿結束、北京冬殘奧會啟幕之際舉行的本次全國兩會,是中共二十大前召開的最高規格會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丁元竹表示,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將更聚焦文化繁榮發展,振奮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等話題。
文化精品 出海四方
影視娛樂 風靡東南亞
東南亞地區引進中國內地影視的國家數量最多。據統計,2020年越南人最喜愛的十大電視劇排行榜,內地電視劇佔6席。倫理劇、古裝劇和歷史紀錄片最受海外觀眾歡迎。
網絡文學 輻射五大洲
輻射亞非美澳歐五大洲,已成功在東南亞和歐美兩個主要市場建立影響力。2020年,內地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達到11.3億元,用戶規模8316.1萬人。研究顯示海外讀者對中國網絡文學裏中國功夫、中國料理、中醫內容最感興趣。
電子遊戲 勇奪國際獎
2021年,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銷售收入達180.13億美元,風靡美日韓歐。內地手遊《原神》在遊戲設計中加入京劇等中國風元素,奪得有「遊戲界奧斯卡」之稱的TGA「最佳手機遊戲獎」。
原創音樂 播放超百億
2021年,內地線上音樂流媒體平台網易雲音樂轉授海外作品數萬首,依託平台推出的中國原創音樂在海外平台總播放量超百億,其中《煙袋斜街》、《囍》等華語原創音樂在海外平台播放量均突破10億次。
兩會焦點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春節期間,央視推出的年代巨製《人世間》,講述了中國東北地區周家三兄妹近半個世紀的命運際遇,在賺足國人眼淚的同時,其海外獨家版權則早已被迪士尼預購。有網友表示,《人世間》「於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其最突出的主題是「愛」,這份「愛」無關國籍地域、無關種族,藏在每個人心底的最柔軟處,迪士尼買斷其全球版權應該就是看中了其「共情」的力量。
近年來,《少年的你》《一秒鐘》《雞毛飛上天》等優質國產影視劇走出國門,在海外熱播並非個別現象。這種中國文化「牆內開花牆外也香」的現象被視為成功的「文化輸出」,是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影響力的重要體現。
專家認為,中國文化要成功走出去,一方面需要提煉中華文化廣為全世界認可的東方審美和意趣,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百年大變局背景下,也需要體現中華文化給世界提供的更多可能。
兩會焦點 怎樣體現中國特色?
與會代表委員及各界專家認為,複述或娛樂化演義文明古國的故事,亦步亦趨地照搬西方,無法體現中國特色。只有在大膽汲取各種文化資源的基礎上,走自己的文化發展道路,創造貼近時代生活,體現中國作風和氣派的東西,才是建設文化強國的真諦。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教授張希賢則表示,中華文化的中國特色需要突出時代性、大眾性。大眾文化的創作成本很低,卻又是代表中國社會發展的一種清新力量,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提到,幾年前他曾經在苗寨遇到一個小女孩,表演時唱一首意大利美聲。聽完後,王黎光很久說不出話,覺得「特別彆扭」,然後他問女孩「你會唱苗歌嗎?」女孩點了點頭,非常自然地唱起苗歌,那一刻,王黎光說,女孩就像陽光一樣美麗燦爛。王黎光說,我國民歌如此精彩,百唱不厭,一輩子都唱不完,這就是一種文化自信的表現。而作為文藝工作者,必須觸摸神州大地,看遍綠水青山,品嘗五穀滋味,聆聽濃郁鄉音,方能形成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
兩會焦點 全球「圈粉」有妙計?
冬奧會期間,呆萌可愛又有濃濃中國風的吉祥物「冰墩墩」全球「圈粉」無數:日本電視台記者瘋狂追星「冰墩墩」,摩納哥親王要帶一對冰墩墩回去給雙胞胎孩子……因喜歡「冰墩墩」而在中國走紅的日本記者辻岡義堂說:「我喜歡冰墩墩的理由是它很可愛,看到它覺得很治癒!」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周慶安指出,冬奧中國元素所代表的人們對於綠色的、可持續的這種未來全球新秩序的追求,在中華文化中提供了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答案。
此外,近年來,從故宮博物館走紅的文創產品到「宇宙中心」曹縣的漢服,從一眼入畫的舞蹈《只此青綠》到《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綜藝,一系列文化創新產品讓世界讀懂中國。
與會代表委員認為,中國文化要進一步成功「出圈」海外,需要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繁榮文藝創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民進中央擬在本次兩會提交《關於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建設 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案》,建議從加大對鄉(鎮)、村級公共文化設施投入、優化公共文化服務管理能力、活用數字技術資源和設施等三方面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從而培育和堅定文化自信,形成群眾文化與文化自信的共鳴。
(來源:大公報 記者 王珏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