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公立醫院急診室醫護心聲:打緊仗!放下抱怨團結合作才能熬過這一關!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香港多間公立醫院急診室爆滿,唯有在戶外搭建臨時隔離區,帳篷、凳子、病床幾乎擺滿醫院內空地,仍無法收治源源不斷運來的確診者。寒冷天氣下,病患情況越加令人擔憂。已經服務香港公立醫院超過30年的一位急診室醫生今日(18日)接受點新聞記者獨家連線採訪,坦露來自抗疫第一線醫護的心聲——即便近期時常被等待就醫的病患「問候全家」,也頂住壓力沒有放棄努力救治任何人。「這是疫情戰爭,打緊仗,大家要團結、加油,才能熬過這一關!」

【公立醫院院內如同「戰地醫院」】

近期確診病例急增,無法入院的病人擠滿醫院內外,該急診室醫生形容院內如同「戰地醫院」。香港經歷2年疫情,其中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維持無新增個案,令市民放警惕,覺得沒事,各個環節出現應變問題。「現實情況,如果所有人都來急診室,我們沒辦法,所以真的很慘。」該醫生提到,特別近期寒流到了,戶外候診的人們情況非常慘。「室內的很多人等了很久都會多謝我們,但室外這些,我一出去就被人『問候全家』,但是真的沒辦法。」

該醫生分析指出,疫情急速惡化,除了政府在應變方面做得不到位之外,部分市民抱有「疫情沒到身邊的話,自己一定不打針」的心態,防疫意識不到位。「全香港缺乏『疫情戰爭』的意識。」她提到,沒有打疫苗的人當中,很多重症,特別是長者,最易中招的人,卻有很大一部分沒有接種疫苗。

在此輪疫情中,急診室醫護傾盡所能救治每一人病人,「我上司通宵一晚,第二天做到八點多還在和我們一起救人。」就在採訪前一天,他們剛從鬼門關搶救回了一位長者。「我曾經歷過沙士,那時候我們也有醫護倒下,而今面對新冠,雖然物資等情況比那時候好,但前線人手緊張,大家都頂著壓力。」說到這,該醫生的聲音有些顫抖,「有人12點下班,凌晨兩三點都沒走,不希望任何醫護出事。」

【室外候診者多為原居住在老人院長者】

「目前在戶外等待的,有很多是原本居住在老人院的長者。其實應該考慮原區隔離那些老人家,不應該搬來搬去,搬來醫院,我們也解決不了,在露天等待更慘。」該醫生提到,目前應該考慮,如何在原本的老人院做隔離,或想一些其他方法,令病毒不會傳到四周圍,同時也讓長者們不要在寒風冷雨中受罪,「外面沒有一百也有幾十,長者是很怕凍的。」

為解決這一問題,近期疫情記者會,衞生署及醫管局都呼籲老人院盡可能配合長者隔離,以及公立醫院想盡辦法騰出室內空間讓患者不再風餐露宿。「我們甚至找了食堂來放置病人。你想想,又要抽風系統,真的不是這麼簡單。」該醫生表示,近期就有因確診病人在不符合條件的室內逗留,造成相關醫護要接受檢疫。「醫生只有這幾個,護士只有這幾個,再大的地方不是說放進去就放進去。」該醫生說,自己曾被一名無法被收治的病患罵,也曾看到有人來來去去三天終於找到位置,但病徵已消失又被要求出院,「我很明白他們的感受,但幫不上忙也很無可奈何。」

【公共衞生戰役 防疫手段該強制就要強制】

「這是公共衞生的一場戰役。」該醫生表示,面對疫戰,要強硬的時候絕對要強硬,「強制,不打疫苗就不行。」她提到西方民主國家和地區也要求「疫苗護照」,不打針連圖書館或其他場所都不准進入,「這樣才可以。」

談到目前隔離設施不足,該醫生指出,目前一家人放掉一個,不只是傳染一家,而是傳染很多,幾何級增長,所以一定要由政府統籌,輕症在社區隔離設施,重症再想辦法進急症室。「否則,現在連救護車都不夠。」

「大家要加油,團結,熬過這一關。大家不要互相抱怨,一定要盡量、盡力做好自己的事,最好大家都合作,事後再檢討。」該醫生表示,儘管對港府應變,社會部分人士作法有意見,但現在是打仗的時候,最重要就是放下分歧,大家努力,共同面對。「打仗的時候,我們要團結,要互相打氣!」

目前,內地流行病學專家組抵港,核酸檢測車、「火眼實驗室」等設備陸續送達,中央關心關懷香港疫情,各地亦在組織醫護馳援香港。該醫生表示,如果有內地醫護來幫忙,真的很感謝。她表示,現在最需要各界合作,市民配合,接種疫苗,做好防護,減少得病率,同時非必要不來急診室。「我在公營醫療系統30年,這波疫情是很難,但要有信心才能打贏這場仗。」

(點新聞記者 蘇婷、加南 報道)

【相關報道】

獨家連線盧寵茂:已報名支援香港 港大深圳醫院醫護是一支候命的「軍隊」!

同心抗疫|羅家英薛家燕等港星感謝中央支援及前線醫護無私付出:多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