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思哲丨從西潮回到東風:西潮退

文/林勁放

中國教育家、北大校長蔣夢麟在1943年寫的《西潮》是我在2000年中學生必讀的書本之一。書中所描繪20世紀初的中國,是一個已喪失對自己傳統文化自信的中國,知識分子紛紛追求西方思想與知識的年代。蔣夢麟以他的親身經歷,分析西方思想如何衝擊中國傳統文化,並改造中國社會各方面。中國傳統思想以儒家為主導,但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以致中國學者開始對傳統的儒家哲學思想產生嚴重的懷疑,魯迅甚至唾棄儒家為「吃人的禮教」。即使香港的新儒家學者高舉保衛儒家思想的旗號,他們其中一系列研究是如何把儒家思想與基督教哲學思想對接。

「抬舉西方、貶壓中國」的西潮,足足影響中國政治哲學思想超過一個多世紀。康有為梁啟超君主立憲、孫中山三民主義、蔣介石軍國體制、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等,無一不是參考西方政治哲學思想。就算袁世凱搞皇帝復辟,袁也找當代美國政治學大師古德諾教授做研究支持帝皇體系。即使到20世紀末,西潮對中國的影響也是巨大和無形。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不少知識分子移民外國,中國社會經濟文化走向西化。台灣引入選舉制度和香港普選鬥爭,其核心思想是對西方制度的盲目崇拜和對中國制度的蔑視。

在西潮的影響下,我出國研讀西方政治哲學與比較歐美各國的政治制度。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中國人對外國世界認識不多,在國內只通過書本、新聞、電視、電影去了解。但是,那只是被美化的世界。現實卻是殘酷。我們以為西方的先進源自其思想理論和政治制度。但理論與政制的背後,我所見的西方社會卻是「黨派之私」與「選舉之弊」,假借「民主」之名維護特權階級的利益,犧牲社會大眾的整體利益。多年的研究與親身經歷,得出的結論竟與一百年前梁啟超一致:「自由云,立憲云,共和云,如冬之葛,如夏之裘,美非不美,其如於我不適何!」

西潮的湧漲,離不開數百年的殖民侵略歷史。17世紀開始,歐洲人用戰爭與宗教換來了非洲和美洲的奴隸和土地。被英國殖民的印度經歷一百多年的去工業化,大量財富流入英國手中,後來淪為連糧食自給自足都成問題的國家。18世紀法國思想家伏爾泰以推崇儒家文化批判宗教迷信。到了19世紀鴉片戰爭後歐美貶抑和醜化中國。二戰後西方社會即使逐漸喪失殖民地,但西方數百年來所累積的財富和技術足以推動社會持續發展。西方的成功與富裕,來自數百年的殖民侵略,卻使世界各國人民對自身的文化產生反思,甚至懷疑。

進入21世紀,西方社會的問題逐漸暴露。歐洲數十年發展停滯不前。美國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引發社會動盪。美國連年征戰無果,民生凋零,社會矛盾加劇。種族歧視、基建落後、學生債務、槍支和毒品氾濫等問題長期困擾美國。而歐美政府對自身問題卻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西潮的合理性也迎來巨大挑戰。贏得冷戰的美國乘着西潮頻頻向世界各國輸出革命,但接受革命的各國人民卻陷入無止的混亂困境。世界數以百萬計人民流離失所,甚至淪為難民。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之時,自封人權衛士的歐美國家卻連人民最基本的生存權也捍衛不了,只能用謊言掩蓋自己的無能。

西潮,曾經作為世界人民嚮往與追求的文化思想,現在卻無法自我證明它的優越性。西潮,正開始潮退。

(作者為民眾聯席理事)